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胡旺弟 通讯员 杨晓娟 王淑莲
近日,安定区一家业务覆盖全国多省的钢结构企业,在跨省预缴税款时遭遇系统报错难题,最终在山东、甘肃两地税务部门“跨省联动+精细服务”的双重助力下,顺利化解企业难题。
安定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近期通过跨省联动顺利解决企业涉税难题,不仅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更在跨省税务协作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后续更好地服务跨区域经营企业提供了借鉴。

跨省办税遇“路障” 企业情急求协助
山东聚冠钢结构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钢结构设计、制造与安装的专业企业。今年7月,公司成功中标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的一项制种车间建设项目。按照税收征管相关规定,该公司需在项目所在地预缴增值税及附加税费。公司办税人员曹女士按照流程通过电子税务局提交预缴税款申报,然而,系统却突然弹出“查询不到纳税人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信息,无法完成预缴申报。”这一突发状况让曹女士不知所措。她反复仔细核对各项信息,确认公司已按规定办理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且报告有效期完全涵盖本次预缴时段,但无论如何操作,系统始终无法通过校验。
让曹女士焦急的是,企业注册地在山东,项目所在地在甘肃,若选择线下沟通,不仅需要跨地域奔波,还会严重耽误项目进度,时间上根本来不及。就在这紧急关头,曹女士想起了电子税务局的“征纳互动”平台,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发起了求助。
跨省联动破“梗阻” 一小时内解难题
在接到曹女士的求助后,安定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第一时间响应。考虑到问题涉及跨省涉税信息,工作人员迅速通过征纳互动平台的跨省互动功能,邀请了定西市安定区税务局的坐席人员参与协作。安定区税务局座席人员张智玮立即通过平台与曹女士展开详细沟通,逐一核对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编号、项目地址、预缴税款所属期等关键信息。
经过细致核查,张智玮初步判断,问题很可能出在跨省信息同步环节。由于系统数据同步可能存在延迟或偏差,使得企业在电子税务局上无法查询到相关报告信息,进而阻碍了预缴申报流程。为了快速定位问题根源,张智玮立即与安定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取得联系,将企业面临的情况、系统报错信息等详细告知。
接到协作请求后,安定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安排专人对系统数据进行紧急核查。经过精准比对发现,山东聚冠钢结构有限公司的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状态显示为“已报验未反馈”,但相关信息暂未同步到电子税务局纳税人端,这正是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进行预缴申报的症结所在。
考虑到企业急于完成预缴、推进项目的迫切需求,安定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特事特办,立即安排窗口人员通过系统为该公司办理了预缴业务。从企业发起求助到问题成功解决,整个过程仅用了1小时。
技术赋能提质效 未来服务再升级
“原本以为跨省办税出了问题,得来回跑好几趟,没想到税务部门一小时就帮我们解决了,真是太高效了!”曹女士激动地说道。
山东聚冠钢结构有限公司办税难题的顺利化解,并非偶然,而是税务部门深化征纳互动平台应用、提升跨区域涉税服务效能的生动实践。此次案例的成功解决,不仅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更在跨省税务协作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后续更好地服务跨区域经营企业提供了借鉴。
企业的困难能及时得到解决得益于良好的机制、先进的技术和暖心的服务。
机制先行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税务部门建立了跨区域涉税问题快速响应机制,明确了“企业求助—属地受理—跨省协作—结果反馈”全流程的时间限制,确保企业遇到的涉税问题“有人管、管得快”,从制度层面为高效解决问题提供了保障。
同时,技术赋能让跨省通办变成现实。依托征纳互动平台这一重要载体,有效打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跨省税务部门之间“屏对屏”沟通、“线对线”协作,数据共享效率大幅提升,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真正做到了“跨省办事不用跑”。
另外,针对跨区域经营企业的特点,税务部门提前梳理不同地区的征管差异清单,通过征纳互动平台主动向企业推送填报指南、政策解读等内容,帮助企业提前规避涉税风险,将服务做到企业心坎上。
安定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负责人靳妍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与全国各省税务机关的协作,以征纳互动平台为重要纽带,进一步完善跨区域涉税事项“一网通办”机制,持续压缩问题处理时限,为更多跨区域经营企业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税务服务。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