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构建精细化预警体系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2025/11/04 08:56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祁玉洁

  甘肃经济日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祁玉洁)近日,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今年汛期,一套以“1263”为标志的递进式强降水预报预警业务体系在甘肃全面运行。该体系通过“提前12小时圈定市州、6小时锁定县区、3小时精准到乡镇”的精细化流程,为全省防汛减灾工作赢得宝贵提前量。

  甘肃省气象局以“1263”机制为核心,将复杂天气过程转化为可供政府决策使用的清晰“数字清单”。该机制首次明确了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在12小时、6小时、3小时等不同预见期内的强降水落区预报产品服务职责。截至目前,兰州中心气象台已发布相关专题服务产品97期,为基层防汛指挥工作提供了关键依据。

  技术赋能是“1263”机制高效运转的重要基石。在兰州中心气象台,完成国产化升级的新一代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融合了国家级SWAN3.0外推产品与“风雷”人工智能模型,同时联合高校科研团队持续迭代强降水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充分应用双偏振雷达、微波辐射计等多种新型探测资料,0至3小时强降水网格预报的空间分辨率已提升至1公里,实现了分钟级的数据支撑能力。

  为确保预警信息有效传导,甘肃将“1263”精细预报深度嵌入递进式决策气象服务“3611”模式,建立起覆盖省、市、县三级,贯穿“早期关注、影响提示、预警提醒、精细预警、实况通报、过程复盘”6个阶段,细分“前30天及以上、前10天、前7天、前4天、前2天、前1天、前3小时、即时、后24小时、后2天、后7天”11个时间节点的滚动服务流程。尤其在夜间高风险时段,甘肃严格落实县级气象台电话“叫应”防灾责任人制度,确保预警信息既能“叫应”,更能“叫醒”相关责任人。

  此外,甘肃正持续完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其中双偏振雷达每6分钟完成一次体扫,静止卫星每10分钟更新一次云图,不断提升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的时效性与精准度,稳步向“观测即服务”的目标迈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