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王云祥)11月3日,记者从兰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由兰州市渔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天津农学院贝类团队紧密合作完成的“利用盐碱池塘开展近江蛏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示范”项目,目前顺利通过阶段性验收,标志着西北地区盐碱水域水产养殖新品种与新技术应用取得重要突破。
据介绍,我省地处西北内陆,拥有大面积盐碱水域资源。长期以来,如何将这些“不毛之地”转化为“致富资源”,是渔业发展面临的关键课题。针对这一问题,兰州市渔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天津农学院贝类团队紧密合作,引入我国沿海地区养殖品种——近江蛏,开展盐碱池塘生态健康养殖示范。科研人员对近江蛏的生长情况、存活率及池塘生态环境进行了详细检测,结果显示,近江蛏在盐碱池塘中适应性良好,个体规格整齐,成活率超过65%,亩产达到1000余斤,圆满完成阶段性技术示范目标。这一成果首次验证了近江蛏在西北内陆盐碱水域进行规模化生态养殖的可行性,其成功示范在优化渔业养殖结构、推动盐碱资源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