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燕春丽
今年以来,崇信县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针对县域内工业园区及重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用工难、保障难”问题,创新思路,主动作为,通过精准对接、优化服务、强化联动,有效破解了企业弹性用工瓶颈,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与企业稳定生产,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打通信息壁垒是实现精准匹配的首要前提。崇信县通过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动态摸排机制,定期走访雨森新材料、叶润豆制品等重点企业及县域内重点项目,精准掌握企业季节性、零散性用工需求。在此基础上,依托县级零工市场及覆盖5个社区的“零工驿站”网络,构建了“线上平台实时更新+线下驿站精准推送”的双轨运行模式。值得一提的是,该县创新开展的“送工入企”实地观摩活动,已组织多名求职者走进厂房车间,亲身体验工作环境,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对接,这种“先体验、后就业”的模式极大提升了人岗匹配的成功率,有效盘活了本地劳动力资源。
面对多元化的就业需求,崇信县坚持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精心组织专项招聘活动5场,吸引了67家优质企业参与。紧跟数字化浪潮,探索“直播带岗”新模式,开展15场专题直播,实现了“求职不出门、岗位线上挑”。同时,着力打造“崇信人”特色劳务品牌,构建起“直播带岗+线下招聘+点对点精准输送”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已累计输转劳动力1.61万人,为重点企业精准输送用工770余人,确保了企业生产不断档、项目推进不减速。
不仅如此,崇信县还建立“项目管家—乡镇联络员—人社部门”快速响应机制,形成从收集诉求、摸排动员到对接保障的完整闭环,确保企业需求“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解决”。围绕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显著提升了劳动者技能素质与岗位需求的契合度。此外,通过“工会大联盟”建设,实现基层工会组织全覆盖,将服务延伸至1.6万余名职工和农民工。
经过持续努力,崇信县在破解用工难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企业而言,用工瓶颈得到有效缓解,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进度得到有力保障;对劳动者而言,就业渠道更加畅通,增收途径更加多元,今年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260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对区域发展而言,人力资源配置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形成了企业受益、劳动者获利、地方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
立足新起点,崇信县将继续深化“零工进园·护航项目”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零工市场功能,提升智能匹配水平。加强“订单式”技能培训,推动服务向政策支持、金融帮扶、法律服务等多元化领域延伸,构建全周期涉企服务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