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增长29.83% 甘肃招商引资为何如此强劲

 2025/11/14 09:34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马如娟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马如娟

  “2021年至2024年,全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实现跨越式增长,分别达到3417.54亿元、4138.41亿元、5846.36亿元、7969.9亿元,年均增长29.83%。”11月13日,“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省商务厅专场召开。会上通报: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实施新建、续建项目5610个,到位资金7170.91亿元,招商引资项目完成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44.1%,拉动全省投资增长9.8个百分点。2025年底,全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预计突破9000亿元。

  这一亮眼数据背后,是甘肃招商引资从“数量规模”到“质量效益”的发展转型,更是一场全链条、系统性的发展变革。

  “头雁效应”加速显现

  据通报,自2023年省委、省政府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以来,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三年来,全省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2373个,签约额30426.34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合同项目1550个,签约额21739.49亿元,占签约总额的71.45%。引进三个“500强”企业159家,签约合同项目1140个,签约额8005.37亿元。

  这些成果背后,是“链式集聚”带来的产业生态蝶变。省商务厅党组成员、省经济合作中心主任陈锋彦表示:“‘链式’集聚,产业生态能级跃升。随着一批头部企业落户我省,‘头雁效应’加速显现。”

  武威市引进伊利乳业后,形成了以乳制品制造为核心,集奶牛养殖、饲草种植、饲料加工、生物医药、物流物联等为一体的“1+6+N”奶产业集群,全面提升了武威市奶产业核心竞争力。嘉峪关引进嘉唐铝业年产600万吨氧化铝项目,形成了氧化铝—电解铝—铝棒(铝锭、铝板带)—铝制品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填补了西北氧化铝项目的空白。还有兰州东金碳基新材料石墨制品项目、庆阳同欣50万吨/年轻烃深加工项目等,实现了相关产业从“原字号”到“材字号”的飞跃。

  一个个头部企业的成功落地,擦亮了“投资甘肃”的金字招牌。正泰集团、东方钛业、厦门弘信、龙佰集团等企业在甘肃项目的快速推进,并持续追加投资,就是对甘肃投资环境投下的“信任票”,在企业家圈层中形成了“投资西部、看好甘肃”的积极预期和强大吸引力。

  “绿色”转型 “智造”赋能

  “绿色”与“智造”已成为甘肃产业升级的核心关键词。依托东西部协作、省际合作等机制,甘肃积极承接东中部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推动“甘肃制造”向“甘肃智造”加速升级。

  兰州新区爱玛产业园项目打造西北地区首个大型电动车超级工厂,不仅填补了区域产业空白,更将其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和管理模式引入甘肃,有效促进了本地企业的技术升级与高端人才的“虹吸”集聚。庆阳市以“东数西算”核心产业、衍生产业、赋能产业为重点,引进中国能建、秦淮数据等算力基础设施企业31家,成为全国八大枢纽节点中算力增速最快、增量最大、智算占比最高的数据中心集群。易事特集团在张掖落地并建成9个重点项目,既有效提升了当地新能源消纳能力,也为区域电网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与此同时,白银东方钛业“硫—磷—铁—钛—锂”绿色循环产业项目、金昌人造金红石技术提升改造项目代表了“高精尖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共同提升了全省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与“含绿量”。

  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

  “‘十四五’时期,我省招商引资实现从‘增量’到‘提质’、从‘引资’到‘选资’的战略升维。”省经济合作中心统计督察处处长姚成玺表示,我省已摒弃“捡到篮子都是菜”的粗放模式,实现了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从“普遍撒网”向“精准选商”,从“政策优惠”向“环境优化”的根本性转变。

  招商实效的背后,是政务服务的持续升级。兰州新区推行“项目管家”代办服务,用“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为项目落地保驾护航。

  兰州莫尼塞克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的发展,正是兰州新区“项目管家”代办服务效能的生动写照。其飞行器推进剂贮箱研制基地项目去年6月开工,今年3月即建成投产,截至9月底已实现3000万元工业产值。“从拿地、建设到安评、环评,全程有专人辅导,10个月完成从开工到投产。”公司总经理周阳介绍。

  如今的陇原大地,一个个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从“蓝图”到“实景”,甘肃以“签约—落地—投产—见效”全链条服务,赢得企业深度信任,更为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注入持久动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