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王耀
在印度洋西南部的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50年来,来自中国甘肃的24批700余名医务工作者接续跨越山海,用精湛医术守护当地民众健康,以医者仁心搭建起中马友谊的桥梁。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强尧生,便是这支援外队伍中一员。他两度奔赴马达加斯加,累计坚守4年半,在异国他乡的医疗战场上,用手术刀书写医者担当,以赤子之心诠释大爱无疆。

首赴非洲:医者仁心暖异乡
2010年11月11日,强尧生作为第18批中国援马达加斯加医疗队成员,从广州启程,深夜抵达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机场悬挂的“欢迎中国医疗队”横幅,如一股暖流涌入心田,让他真切感受到当地民众对医疗帮助的迫切期盼。短暂相聚后,医疗队员们含泪告别,各自奔赴不同医疗点,这一别便是两年。
强尧生的首个援外医疗点是马达加斯加东部的瓦图曼。抵达当天,警车鸣笛开道绕城一周,当地同事告诉他,这是在向市民宣告“中国医生来了,有病就来医院看病”。彼时的瓦图曼医疗资源极度匮乏,外科手术与门诊时间频繁冲突,许多山区患者清晨出发,步行或乘车一整天赶来就医,在诊室外静静等候半天也毫无怨言。患者眼中对生命的渴望与对医生的期盼,深深触动了强尧生,更坚定了他“竭尽所能救治每一位患者”的信念。
在瓦图曼的两年里,一位13岁的肠梗阻女孩让强尧生终生难忘。长期病痛与营养不良让女孩看起来仅有八九岁模样,她就诊时已近下班时间,强尧生确诊后当即安排助手准备急诊手术。然而,他等了一整晚都未接到手术通知,次日询问才知女孩家贫,无力购买刀片、缝线等手术用品。强尧生毫不犹豫地取出自己的积蓄,交给患儿母亲购置用品,随后成功为女孩实施手术,看着女孩康复出院,他心中满是欣慰。
两年后援外任务结束,强尧生即将回国。一天,他在乡间小路偶遇一位活力满满的少女,少女笑着对他说:“misaotra dokotera sinoa(非常感谢中国医生)”,并告知自己就是当年那个肠梗阻女孩。看着眼前与手术时瘦弱模样判若两人的少女,强尧生内心涌起无限自豪:“能凭借职业所长帮助穷苦人民,是身为医者最大的光荣。”

再踏征途:医术攻坚显担当
第一次援外结束后,马达加斯加民众的淳朴善良、当地同事的真诚友善,始终萦绕在强尧生心头。十年间,他时常想起那片蔚蓝的天空与患者眼中的期盼。2023年3月5日,已过不惑之年的强尧生主动请缨,再次踏上援马之路,成为第23批中国援马达加斯加医疗队北方点点长,开启为期两年的援外任务。“这片土地的天依然蓝,人依然朴实,我只想多为这里的民众做点实事。”抵达桑巴瓦市的第一天,强尧生在日记中写下这句话。
桑巴瓦市位于马达加斯加东北部,80%的人口以农业为生。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但医疗条件极为落后,经济严重依赖外援。在受援医院工作的两年间,强尧生直面医疗资源短缺的困境,凭借精湛医术攻坚克难,成功完成巨脾切除、肠道肿瘤根治、消化道穿孔修补、肝脾破裂急救等各类手术。更令人振奋的是,他开展了巨大甲状腺肿瘤切除、乳癌淋巴结清扫、高位肠瘘修复等高难度手术,实现了受援医院相关手术零的突破,赢得当地医生和患者的高度赞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强尧生深知,唯有提升当地医护人员专业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当地医疗状况。为此,他长期组织教学查房、病例讨论、手术带教等培训活动,将围手术期处理、腔镜手术技巧、快速康复外科等先进理念与实践技能倾囊相授,注重理论与实操结合,帮助当地医生真正掌握诊疗核心能力。此外,他还组织队员开展多场义诊,送医送药上门,为贫困患者提供免费医疗服务。2024年12月,医疗队在安达拉哈的义诊被当地电视台重点报道,既让民众感受到中国医生的温暖,也让旅居于此的华侨华人倍感自豪。
2025年5月19日,马达加斯加萨瓦大区公共卫生局举行荣誉表彰大会,强尧生凭借突出贡献荣获“萨瓦大区杰出贡献奖”,由该区区长亲自颁发嘉许状。面对荣誉,他坦言:“这份荣誉离不开中马医护人员的通力合作,每一次诊疗与抢救都凝聚着彼此的信任与善意。这份荣誉属于全体中马医疗工作者,是两国友谊的见证。”

大爱无声:坚守使命暖人心
援马之路,既有医疗工作的艰辛,更有生活条件的重重考验。作为医疗点点长,强尧生始终将队员的生活与安全放在心上,主动协调解决各类实际难题。
驻地离医院较远且交通恶劣,为保障队员上下班安全,他在有限经费内找到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对车辆进行适应性改造,妥善解决交通难题;驻地频繁停水且水质差,他联系房东加装河水过滤器,同时向队部申请增加纯净水供给,保障饮水安全;当地气候炎热,手术室酷热难耐,严重影响手术效率,他多次申请后为手术室安装空调,让中马医生能在舒适环境中专注手术。
两度奔赴,四年半坚守。强尧生用两次跨越山海的执着,展现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医者的专业素养与人文情怀,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为社会提供最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使命。

50年的援外之路,是甘肃援非医疗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作为两度出征的老队员,强尧生以实际行动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援马医疗必将成为每个医疗队员一生中的宝贵财富。”强尧生说,他会将这份经历与感悟永远珍藏,也会继续为中马医疗合作与友谊贡献力量。(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供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