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中药材产业成为乡村振兴发展“良方”

 2025/11/20 09:59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甘肃经济日报宁县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郑倩红)初冬时节,宁县的田野乡间,黄芪、柴胡等药材点缀庭院内外;中药饮片车间内,自动化设备轰鸣运转——一幅以中药材为笔绘就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位于和盛镇工业园区的宁县康盛源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药香扑鼻。7276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内,工人们身着洁净工服,熟练地对黄连、覆盆子等中药饮片进行分包、称重、封装,每道工序严谨有序。

  “公司2021年成为规上企业,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2023年已突破3200万元。”该公司总经理王高红介绍,“目前公司申报中药饮片品种386个,带动30多名当地农民稳定就业。目标是2025年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

  产业兴旺,根在田间。宁县因地制宜推行“企业引领、农户栽植、订单回购”模式,鼓励农户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地发展“庭院经济”,哪怕只有半个劳力也能种植金银花。同时推广“林下经济”,提升土地效益。目前,全县以金银花为主,搭配牛蒡子、黄芪、柴胡等,发展林下中药材3400亩,带动总面积达8.75万亩。

  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焦村镇任村的恒瑞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绿原酸提取生产线,将金银花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保健品原料,实现了从原料输出向精深加工的跃升。

  如今,宁县中药材产业贯通种植、加工、研发全链条,形成了良性循环。今年前三季度,全县中药材总产4.38万吨,预计产值2.61亿元,真正成为带动群众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一剂良方”。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