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郑钧天、王优玲)上海大学副校长、上海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王从春在新华社20日推出的“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中表示,城市更新是“十五五”时期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各地应创新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让城市更新更有温度、更有活力。
“城市更新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其放在实现城市总体目标的大框架中去思考,做到系统谋划、整体设计。”王从春说,下一步城市更新应注重系统统筹、完善制度保障,创新可持续的更新模式。
他认为,城市更新应与功能优化、空间拓展、产业升级、品质提升和民生福祉等工作统筹推进,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文化、治理等多维目标。他举例说,在上海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多部门协同通过腾退房屋,引入社区服务、文创展示等功能,既改善了居民生活,又保留了老街区的独特韵味;再如黄浦江和苏州河“一江一河”滨水区建设,在保护两岸工业遗址和历史风貌的前提下,从“贯通开放”迈向“水城共融”,通过公共空间开放、蓝绿网络贯通,把城市的活力向内陆延伸。“这些都是在探索‘留与改’的平衡,也是在建设更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王从春说,城市更新工作涉及面广、复杂度高,仅仅依靠政府财政兜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法治和机制创新,为可持续的更新模式提供坚实支撑。“需要明确各方权责,规范工作流程,更要主动引导公众与社会力量深度参与。”他认为,突破产权确认、规划许可、利益协调、资金筹措等瓶颈,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模式,是实现城市更新可持续推进的关键所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