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文旅融合成发展新亮点

时间:2017年11月14日 09:13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于娟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区域经济

  本报记者 于娟

  新时代下,人民的需要已从物质文化需求发展到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对地方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

  陇西县在推动文化产业建设中,充分发挥当地文化资源优势,唱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主旋律。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极,产值连续四年名列定西市第一。今年以来,全县文化产业资产总额达5.8亿元,文化产业从业机构数102家,新增企业5家,从业人数1840人。

  构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体系

  几年前,陇西城北的渭河滩地还是一地荒芜,但如今,这里已是游人如织的欢乐世界。

  11月9日,尽管温度已接近零度,但陇西县陇西堂文化传承创新工场园内依然一派繁忙。这家占地63亩的大型文创项目,目前只是半辐对外开放,但仍吸引了不少游人。这家今年刚刚落地的文创项目如今已与古莱坞、陇西文化艺术中心以及陇西北麓之辰生态风情线一样出名,成为游人到陇西必看的项目。

  陇西是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路桥的必经之地,这里文化悠久。该县立足县情特点,结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制定出台了《进一步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编制《陇西县旅游业总体规划》,积极谋划了百里渭水文化生态风情长廊、北麓之辰生态风情线、仁寿山中医药文化养生园、李家龙宫等一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项目。通过政府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构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体系。积极打造“祭祖圣地·人文陇西”“千年药乡·养生陇西”“休闲家园·民俗陇西”等文化旅游品牌。

  县级财政每年至少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250万元,专项用于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并制定出台优惠政策,从财税、土地等方面对当地文化产业园区、重点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项目予以扶持,全力培育文化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

  项目建设夯实文化旅游融合平台

  为了切实夯实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平台,陇西县狠抓文创项目落地,依托大型文创企业发展带动全县文化旅游产业不断拓展外延,延伸产业链。

  陇西文化旅游创意园作为县列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占地面积2800亩,总投资80亿元,已于2014年2月全面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去年以来,陇西县通过敦煌文博会等招商引资平台,共签约总投资47.88亿元的丝绸之路陇西体验中心建设项目、北麓之辰生态风情线项目(一期)、陇西明城墙遗址公园、陇西渭河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等4个文化旅游投资项目。

  陇西县文化广播影视局副局长贾鸿伟告诉记者:“一大批文创项目落地,不仅夯实了陇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平台,而且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以前,假期到陇西旅游的人寥寥可数,但目前随着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如今每逢假日,陇西县城各宾馆也开始‘一房难求’”。

  文化旅游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和平乡永胜村是陇西远近闻名的写生采风基地,前不久,这里迎来了40多位来自中国文联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作家和画家前来采风写生。在此期间,作家、画家们吃的是农家饭,住的是农家屋,画的是乡村景,就连模特也是当地的农民。

  家住和平乡永胜村村民文占林告诉记者:“大半辈子与黄土地打交道的我,做梦都没有想到会当模特,而且是坐在凳子上,还能挣到钱。”

  “表面上看画家画的是风景,实际上他们体验的是陇西普通百姓的生活,感受的是陇西当地的文化。”甘肃昊翰文化集团武姓负责人告诉记者。

  其实,早在多年前,该县就将建设写生采风基地写进了全县旅游规划,引导和支持甘肃昊翰文化集团出资在和平乡永胜村规划选址建设了全国美术家产业协会写生基地,专门为来当地写生、摄影、采风的各类美术院校师生及美术爱好者们提供食、宿、行、游综合性服务。写生采风基地采取“政府+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吸收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到基地的日常经营管理,并带动农户发展。目前,这一基地已接待写生艺术家和院校师生20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10个、写生模特14人,并带动了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

  不仅如此,陇西县还依托当地历史文化传奇故事,结合旅游景区禀赋和特点,积极编排创演观赏性强、艺术水平高、文化体验深的文化演艺精品。引导《梦回陇西堂》、《故里明月》、《柳毅传说》、《李家龙宫》等经典剧目在景区或剧院向游客开放演出;在重要节庆日,组织陇西云阳板、秧歌铙子、道情等民俗艺术在景区表演,汇聚人气,引导游客深度体验,向游客展现陇西县的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而且推动了当地精准扶贫、创新创业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眼下,一大批形式多样的农业旅游综合体、乡村旅游点、农家乐项目正在当地悄然兴起,成为县城周边农民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全县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脱贫人数已达4935人,占全县脱贫计划人数的10.2%。

编辑:关颖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1020040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