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破解难题推进医养结合工作

时间:2018年09月27日 08:48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王耀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甘肃新闻

  本报兰州讯(记者 王耀)记者9月25日获悉,近年来,省卫生计生和民政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出台多个有利于促进老年人健康养老的系列文件,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各地以试点为基础,立足居家社区和服务机构,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机制,为整体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全力破解医办养资源不足、需求量大,已有政策措施落不了地,医养结合机构人才资源短缺,社会力量参与医养服务动力不足的问题。

  数据显示, 我省比全国晚5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7年底,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有424.58万人,增速明显高于全国。我省全员人口信息系统数据显示,全省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60岁以上老人,约3.2个家庭中就有1位65岁以上老人,6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比例高达31.20%,家庭托老压力大,未备先老、未富先老特征十分明显,健康养老需求旺盛。

  我省医养结合工作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医办养资源不足、需求量大的问题突出。能够为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一体化接续性服务的机构不多,同时兼具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质和能力的机构不足全国的2%,尤其是医疗机构所办养老床位,因缺乏政策和资金支持,床位少,一床难求,不能满足社会化需求,供需矛盾大。二是已有政策措施落不了地的问题突出。医养结合分属多个部门多头管理,由于制度原因、行业差异、行政划分和财务分割等因素,相关部门的优惠支持性政策很难共享,缺乏有效衔接,已有相关扶持政策落不了地的现象突出,阻碍和制约了医养结合工作的整体推进。三是医养结合机构人才资源短缺的问题突出。目前我省医疗和养老机构人才极度匮乏,医养结合机构医护人员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对医疗、康复、护理、心理等高素质专技人员缺乏吸引力。四是社会力量参与医养服务动力不足的问题突出。医养结合属于“慢热型”新业态,一些制度和运营机制正在探索建立完善之中,民营资本进入医养结合事业初期的成本高、收益低,相关优惠扶持政策较少,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等,民营资本参与医养结合事业的积极性不高。

  为解决这四方面的问题,我省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试点带动”的原则,各级各有关部门分层推进工作,初步形成国家和省市县乡五级医养结合服务网络。目前共确定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3个(兰州、庆阳、陇南);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地区和机构8个;已建成并命名全省第一批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市区12个、示范机构17个、示范基地6个。截至2018年6月底,全省各级兼具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质和能力的医养结合机构达到了47家,其中公办31家、公办民营8家、民办8家,医疗卫生和养老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的212个,全省90%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为老年人开通就诊便利绿色通道,56%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了老年病科,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10%和16%,医养结合服务覆盖范围和人群逐步扩大,服务内容得到拓展。

编辑:关颖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