颉岭巨变

时间:2019年08月09日 10:36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段睿珺 通讯员曹龙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在崆峒区南部塬区有这样一个小山村,它顶着落后、贫困的帽子艰难地前行了六十载,一度成为恶劣生活环境的代名词。然而,当精准扶贫的东风吹遍神州大地时,它抓住机遇,奋发图强,一举摘掉了落后、贫穷的帽子,振翅高飞,直上万里云霄。这个“蹲苗一甲子、冲飞三五载”的小山村,就是崆峒区峡门乡颉岭村。

  颉岭村位于崆峒区南部山区,属于高寒阴湿林缘区,这里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分散,道路狭窄崎岖,雨天一腿泥,晴天一身灰,出门靠走,通信靠吼,吃水靠挑,养牛靠放,大多数村民除了侍弄自家的几亩地,就是靠着墙根晒太阳。这是颉岭村10年前的真实写照。2013年底,该村7个村民小组有159户50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2户268人,贫困发生率达到了50%以上,是崆峒区贫困村中的贫困村。

  

“不回家的借口”

  

  在颉岭村转台窑社有一间不起眼的彩钢房,大小不足10平方米,屋顶和外墙上已经落满了灰尘,只有干净的门把手,向人们表明这里还有人光顾。“这是我们村的村史馆,里面没啥内容,只有几张照片。平时我们村民都不愿来这,看着这些照片很心酸。”颉岭村村主任苏广军说。

  走进这个有点昏暗的“村史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十多张发黄的老照片,泥块堆砌的漏天灶台、雨天泥泞不堪的山间小路等,无不展现着十年前这里恶劣的生存环境。

  常湾社村民马长有是新中国诞生前一年生人,更是与这一切苦难作斗争的“英雄”。

  1948年出生的他,说起颉岭村的历史,似乎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包产到户之前,劳动力一个工分2、3两粮,人们吃干酸梨、蒲公英,住泥草屋,饮水扁担挑(一桶水弄回家只剩半桶),穿1尺2角的老洋布,耕地下种全靠人力,山里人一年出不了一次村。

  1982年后,包产到户,家家有了自留地,乡亲们就着野菜吃麦面馍馍,穿花布、钱纹布,饮水靠驴驮(驮一趟水花一个小时),住土坯房。后来耕地下种有了牛,村里有了第一辆自行车,脑筋活络的青年娃娃开始到新疆、宁夏等地打工挣钱了。

  进入21世纪初,大小节日都吃白面馍馍、油饼子,年轻媳妇子穿得花花绿绿,前砖后土的房子成了面子。村里道路也有了改善,每个社道能有2个架子车宽。再后来,村里有了第一辆农运三轮车,结婚后的人成双成双向外跑,出不去的,弄完地就靠着墙根取暖暖。到2010年,村里剩下不到70%的人。

  马长有说,日子是慢慢变得好多了,但跟外面相比还有天壤之别,连自己这个50多岁的老头都到外头待了6年。

  问起那时青年出去不愿回来的原因,现年35岁的苏广军说:“外面的生活虽然累,但有奔头。村里吃穿是不愁了,但出门靠走、通信靠吼、吃饭靠天的状况还是没变,家里比外面更清苦。”

  那时候,颉岭村留守的老人、妇女、孩子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村里的路不再是儿子、丈夫、父亲“不回家的借口”。

  

小康不是梦

  

  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崆峒区结合实际制定了实施意见,出台了26条聚焦深度贫困乡村推进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就这样,扶贫的大河被分成多个支流,不断向各贫困地区渗透,颉岭村就是在这个时候迎来了自己的“大日子”。

  从此,颉岭村彻底拉开了脱贫攻坚的大幕。

  在经过广泛调研摸底、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颉岭村决定首先解决制约群众出行的道路问题。要解决道路问题,就得先解决居住分散的问题。

  居住分散,那就集中搬迁;搬迁没有地,那就削山头造平地。

  说干就干。365天,颉岭村的5个山头被削平了,一座座宽敞明亮的院落平地而起。

  2016年,颉岭村在3个安置区,对76户农户进行了整体搬迁、集中安置。

  这一年,在外漂泊多年的苏广军回家了。

  人集中起来了,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跟上。只有基础设施好了,才能留住像苏广军这样的回头“浪子”。

  硬化村社巷道6.2公里,铺设沙化路11公里,架设自来水管道3.5公里,搬迁的76户村民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3个安置区实现了网络全覆盖。

  2019年,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颉岭村又掀起了一场“改厕风暴”。

  看着自家被改造一新的厕所,已经70岁的颉岭村常湾社村民舍瑚珀老奶奶笑得像花儿一样。

  “我们村现在是路通、水通、电通、网通,终于有点小康的样子了。”现任村委会主任苏广军说。

  

未来要更“牛”

  

  易地扶贫搬迁改变了颉岭村的面子,但如何让颉岭村更有“精气神”?发展产业是关键。

  颉岭村决定发挥自家养牛传统,来一次“牛吼”。

  2016年以来,颉岭村先后有效整合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两个共同、民族乡发展等各类项目资金2300万元,全面建成了“四通两排一部一室一场”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效满足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休闲、文化等方面需求。

  “我们以前都在沟底下住着呢,沟底下土瓦房,水都要担呢,沟里下去水泉上担起呢,现在把新农村盖起了,再一个就是把牛棚都盖好了,以前我养了一头牛,最后繁殖到两头,搬上来的时候,是四头牛,现在我增加到18头了。”颉岭村村民马龙说。

  同时,该村还在政策的支持下对迁出区土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采取大户承包,成本核算,收益各半的方式,种植山毛桃、核桃、李子等苗木,初步形成了以牛产业为主导,带动林果业共同发展的新型产业格局,进一步拓宽了群众致富增收渠道。

  如今,颉岭村民走上了水泥路,吃上了自来水,看上了大彩电,用上了太阳能,开上了小轿车,村里走出了大学生,群众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认为颉岭村最大的变化不是村貌的改变,而是村民精神状态的改变。以前,好多贫困户都是乡上、村上逼着发展,现在,村民自己要发展,倒逼着乡上、村上给帮助。”峡门乡主管扶贫工作的副乡长许煜涵说。

  截至2018年底,颉岭村的贫困发生率降到了3%以下,稳步实现了脱贫。

  又是一年花好时。2019年,在苏广军的带领下,一座占地800平方米可饲养120头牛的牛棚在颉岭村颉岭社的山头上拔地而起。

编辑:李兆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