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舌尖再“开张” 安全作保障

时间:2020年04月08日 18:29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梁璐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梁璐

  “一个烤羊头,一把烤肉筋,再加个烤油馍!”夜晚的平凉市崆峒区,世纪花园酒吧一条街的烤肉店里又传出了店员的吆喝声,餐厅招牌也再度点亮。

  走在街上,火锅串串、烤肉、炒面、蛋糕等各色美食香气混杂,刺激着人的味蕾。

  

  

  而就在不久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餐饮业作为重点防控领域,纷纷关门,往日门庭若市的各个美食城、美食街变得门可罗雀。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平凉市中心城区餐饮业也经历了从停业到禁止堂食、有序堂食等阶段。

  起灶架锅时,街上又飘来人间烟火气。而这背后,则是“咬紧牙关不放松”的安全护航。

  

“小餐桌”带动“大文明”

  

  餐桌举止非小事,一筷一勺见文明。自餐饮业复工以来,全区大小餐厅内的“标配品”除了消毒液酒精、出入消费者登记簿和二维码之外,最醒目的当属一双双“公筷”。

  “一张餐桌上摆放了5双公筷,店家安排得细心周到,照顾到了每个人的饮食卫生安全。”清明小长假期间,家住万安门社区张平生先生带着家人下馆子,作为“公筷公勺”文明用餐行动的支持者,他对当天的用餐体验打了满分。

  “疫情期间,使用公筷不仅可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也可以防止幽门螺旋杆菌传播,这是非常科学的举措!”他补充道,“我们三代人同住一个屋檐下,本来就使用公筷,这并不会影响家人感情,相反,用公筷给亲人夹菜更贴心。”

  

  

  连日来,崆峒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倡议“公筷公勺”文明用餐行动,督促全区餐饮服务单位陆续推行使用公筷公勺,用“小餐桌”带动“大文明”,街道社区共同发力,广大市民积极响应,餐饮服务单位主动参与,只为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使用公筷公勺,每个人既是实践者,又是受益者。倡议书发布后,中街街道办事处在辖区内设置定点宣传站向居民群众发放宣传彩页、组织小喇叭流动宣传队的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佩戴红袖章,在各居民小区出行通道等显眼位置张贴“文明用餐 公勺公筷”行动倡议书,走街串巷推广使用公筷公勺的好处。

  与此同时,全区各街道均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组织志愿者开展入户宣传等途径着力引导居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公筷公勺,调动全社会力量推动文明用餐,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优服帮带”助力“餐饮回暖”

  

  “请拉开餐桌之间的间距,一定要做好通风消毒……”平凉市中心城区某餐饮店内,两名崆峒区市场监管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现场指导,帮助餐饮企业尽快复工复产。

  连日来,为引导餐饮服务单位提振信心,崆峒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取消了餐饮服务单位复工复产前的约束条件,除暂不举办50人以上大型聚餐活动外,全面恢复堂食就餐。同时,鼓励开通线上餐饮服务,拓宽渠道,转型无接触配送服务;倡导公筷公勺文明用餐,防止交叉感染。监管人员落实网络监管责任,对大型餐饮单位采用“一对一”服务,从人员管控、原料采购、加工制作、清洗消毒、就餐过程等各个环节对餐饮单位进行指导规范,帮助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恢复了正常经营。

  “这里应该开一道门,把两间房打通作为包装车间……”某食醋酿造企业厂区内,区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正在对该厂区布局进行现场指导。他向记者介绍,该企业因疫情影响销量下降,复工复产时间延迟,遂决定对旧厂区进行升级改造。

  

  

  “要想帮助餐饮企业提振信心,面对面指导环节马虎不得。”崆峒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论是新开办还是需要升级改造的食品生产企业,在建设过程中食品生产企业审查员都会多次深入企业对各功能间布局、设施设备安装、厂区环境等进行现场指导。只有企业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合理布局,才能确保改造完成后尽快投入生产使用,避免做无用功。”

  据了解,近期全区3名食品生产企业审查员已对2家升级改造企业和2家新开办企业进行现场指导6户次。

编辑:李兆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