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 七年造出一个子午岭

时间:2020年06月11日 15:32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俞树红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生态文明 美丽甘肃】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俞树红

  子午岭,黄土高原中部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次森林。在庆阳境内横跨正宁、宁县、合水、华池四县的24个乡镇,主脊长达250多公里。

  6月5日,2020年甘肃省“六五”环境日公益宣传活动在庆阳举行。会上,庆阳市委书记贠建民介绍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固沟保塬和资源开发区生态治理三大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25.8%,‘绿色庆阳’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贠建民所指“绿色庆阳”,是2013年庆阳市委、市政府制定的绿色蓝图,即“一年造林100万亩,七年再造一个子午岭。”6年来,庆阳已造林620万亩。到今年年底,庆阳将实现这一巨大的“绿色之梦”。

  

子午岭上观“绿龙”

  

  6月7日,在甘肃子午岭自然保护区嵩咀铺管理站林场,场长佘占军告诉记者,嵩咀铺林场建于1965年,地处子午岭中段西麓,属于次生林,面积38.22万亩,森林覆盖率57.94%。

  从管理站到林区,马路两边树木葱郁,处处是槐树、油松,到了子午岭山脚,树木越来越稠密。盘山而上,在山顶一块平地处,林场专门修建了森林防火监测观光瞭望塔。

  站在19米高的瞭望塔上,极目远眺,满眼皆绿。“林区天然林占40%,人工造林占60%,历经几十个春秋,三代人护林、造林,才有了今天眼前的绿色屏障。”嵩咀铺林场党委书记鲁彦靖深有感触地说。

  鲁彦靖是第二代护林人,他说父亲护林一辈子,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林区就有专人护林。“11岁时,父亲带我第一次进林区,那时感觉树木少,稀稀疏疏的,刮风尘土飞扬,下雨到处是泥,树林没有今天这样的茂密。”自从1998年实施“天保工程”以来,林区大面积栽树,现在管护的321万亩林场,其中60%是靠人工造林栽出的林子。

  子午岭在庆阳林区,有7个林场,整个林区面积700万亩,嵩咀铺林场只是其中的一个。

  几十年来,一代代林场人甘于奉献,播绿护林,书写了一个个扎根深山、献身林业的动人故事。

  张旭和爷爷张存智、父亲张小峰一家三代人延续林业的故事就在当地传为佳话。

  1964年,张存智参加林业工作,开启林业第一代人种草种树、绿化山川的热潮。第一代造林人,30年如一日,硬是将荒山披上了绿装。

  1993年,张存智的长子张小宁因公殉职,长眠于子午岭林区。22岁的次子张小峰接过哥哥的铁锹,走进林场,驻守深山29年,又栽出了一片片林海。

  受父辈影响,2014年,张小峰的儿子张旭脱下军装,进入林场,与父亲一起继续爷爷没有完成的绿色之梦。

  “林场就是我的家,爷爷、姥爷、爸爸、妈妈、姑姑、舅舅、叔叔都是林业职工,到我这一代,已是‘林三代’。”27岁的张旭自豪地说。

  

绿色小镇话造林

  

  在合水县草洼沟小流域,记者见证了生态绿色之变。

  合水县生态水保局副局长赵志坚介绍,经过几年的植树造林,流域治理,合水县人工造林78320公顷,经果林6290公顷,人工种草4860公顷,实施生态修复封禁治理5520公顷。全县已初步形成“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林草覆盖率提高到69.4%。水土流失得到了遏制,生态人居环境明显提高。

  合水县太白镇地处陕甘两省交界子午岭腹地,是甘肃省东大门,素有“陇东小江南、庆阳后花园”的美誉。

  

  

  据太白镇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太白镇在309国道沿线打造绿树花廊38公里,栽植绿化树木1.5万株,种植百日菊和格桑花2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5.5%,着力打造绿色生态森林小镇。今年被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授予“甘肃省省级森林小镇”称号。

  离开太白镇,记者走进华池县,放眼望去,全是绿树。

  华池县自然资源局高级工程师朱月鹏介绍说,南梁镇现有林地17759.44公顷,森林覆盖率38.77%。镇上积极响应庆阳市人民政府“再造一个子午岭”口号,积极发展苗林产业培育,从2013年开始,6年培育苗林产业3.1万亩,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农民收入,产业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52.3%。

  今年,华池县林业和草原局投资165万元,规划实施了新一轮退耕还林1562亩,荒山造林2600亩,森林植被恢复项目1000亩,进一步提升了森林面积。

  

育苗植树山更绿

  

  植树造林,需要一棵棵苗木。没有苗木,拿什么“再造一个子午岭”?

  6月6日下午,记者走进华池县大凤川林场及所属的新庄台苗圃基地,一块块平整的育苗田间,油松苗木刚长出四五片叶,沙枣树苗刚露出芽。苗圃职工石子成正在用小尖铲在苗木中间铲草、松土。

  “一亩地,可以育苗十一二万棵,沙枣树苗一年能长130多公分高,别看现在它小,到了明年春天,树苗就可以移栽种植了。”石子成说。

  近年来,大凤川林场依托林业重点生态工程项目发展苗木产业。2014年至今,这里总投资727万元,累计完成造林36670亩,有省级良种壮苗基地500亩。林场现有油松、华山松、侧柏等各类苗木26个树种,可出圃苗木500多万株。

  “我们的树苗不仅保障了自身的植树造林需要,而且还远销周边市县,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近三年来,累计销售油松大苗、油松容器苗、云杉大苗、刺柏、柳树等14个品种251.8万余株,实现经营创收141.1余万元。”大凤川林场场长赵亚宁说。2020年完成新育油松容器苗280万株,新育沙棘、刺槐、杜梨等乡土树种共8亩。

  据了解,庆阳市在绿化育苗中,采取“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农户自主经营”的模式,培育发展苗木产业。截至目前,全市培育苗木14.8万亩、11.41亿株,农户年收入3亿元。

  在植树造林大环境下,庆阳发展林下经济,探索形成了“四种类型”、“十种模式”,建成家庭农场70个,林下经济年产值达6亿元以上。同时,深度开发生态旅游,建成国家森林公园2处,省级森林公园7处,实现了国土绿化与生态旅游有机的结合。

编辑:李兆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