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山鸡”变身“大网红”

时间:2020年08月13日 09:44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白杨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白杨

  近日,礼县白河镇的“蒋湾跑山鸡”突然在网上蹿红,线下线上一路畅销,成了名副其实的“香饽饽”。

  沿着绿树成荫的蜿蜒盘山公路来到蒋湾村山顶,再步行穿越一片片枝繁叶茂的老树林,远远就能听见阵阵划破寂静山野的鸡鸣声。透过丛林,只见一群群红冠金羽的大公鸡出没在绿树青草间,有的在角逐打斗,有的在草丛中觅食,有的扑通飞上树梢——这就是蒋湾跑山鸡!

  “蒋湾跑山鸡主要是巧用资源优势,在特色养殖上下功夫,一是利用生态资源,养绿色鸡、健康鸡;二是发挥产业优势,添加中药材饲喂,减少了药物添加剂,又多了份滋补功效。”合作社负责人董学平如数家珍地介绍道。

  位于礼县白河贫困片区的蒋湾村平均海拔1850米,高寒阴湿,产业单一,群众增收门路有限,2013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8户369人,贫困发生率达40.9%。陇南市人大机关联系帮扶以来,发现这儿环境清新,丛林茂盛,不失为生态养殖的绝佳地,经过精心谋划,决定发展林下散养鸡。

  但养起来何谈容易。当帮扶队提出搞散养鸡时,群众直摇头撇嘴,有的怕瘟疫,有的怕卖不出去。在单位支持下,帮扶队带领村上干部群众赴成县、两当等周边县区进行考察。经实地观摩、交流探讨、核算对比,一些干部群众有所心动,却没行动。帮扶队趁热打铁,重点组织产业意向户又先后到徽县、礼县等养殖示范场观摩。“通过一次次学习取经,耐心动员讲解,终于有群众决定跟着我们干了。”陇南市人大机关驻村帮扶队负责人开心地说。

  养,就要养好,帮扶队在养殖“特色”“优质”上动了心思。

  首先在品种选育上,越过“土鸡”,盯上了“野鸡”——南丹瑶鸡。“主要出于两个考虑,一是基于群众青睐‘乡土味’,对食品品质的追求;二是这种鸡是由野鸡选育而来,耐粗食、抗病强,好养,而且更适宜高山林区!”帮扶队如是说。

  其次在饲养管理上,指导群众打绿色牌。除林间放养外,使用纯粮食饲喂。这样放养的鸡生长周期长、饲料消耗大,每只鸡较普通肉鸡要多饲喂4个多月,多消耗饲料10多斤。但正是这种回归自然的生态放养,形成了肉质细嫩、劲道、醇厚、鲜美的特色。“这种鸡吃得放心,味道正,就算贵点,也值!”有客户现场这样说。

  这种善于游窜山间丛林的散养鸡,被当地群众形象地起了个名字——蒋湾跑山鸡。

  另外,在品质提升上,注重营养滋补。鸡场投产伊始,克服养殖场长期滥用药物防治疾病的问题,立足当地种植党参、黄芪等中药材的资源优势,认真思考探索,为跑山鸡设计了食谱:采取以“纯粮食为主+党参、黄芪的叶根茎等为辅”,并配以苜蓿等青绿饲料。“自从用中草药添加饲喂,我们上批鸡儿再没使用任何兽药,也没害过病。”养殖大户王小军说。至此,蒋湾“黄芪鸡”“党参鸡”又成为新特色。

  养得好,还得卖得好!

  酒香仍怕巷子深。为了让好鸡闯出好销路,帮扶队员化身跑山鸡代言人,精心录制饲喂、生长等各环节视频,利用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大力宣传推销;并四处衔接、联系销路,经过一次次协商,蒋湾跑山鸡上架联华百货等大型超市,与多家酒店签订了供货协议,形成了线下线上多元销售渠道,目前畅销省内外。

  目前村上组建了养殖合作社,新发展养殖基地2个,并以“合作社+农户”模式,采取集中示范养与农户分散养相结合的形式,发展散养鸡6000只,首批销售1000只、创收9万余元。如今,蒋湾跑山鸡不仅为“高寒阴湿”地区跑出了一条新的致富路,而且还把自己跑成了“大网红”。

编辑:李兆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