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黑木耳架起群众致富桥

时间:2021年06月15日 09:56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通讯员 何继强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区域经济

  甘肃经济日报漳县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何继强)夏日的武阳大地,处处生机勃勃。在三岔镇三岔村食用菌产业大棚里,妇女们正在采摘黑木耳,她们把鲜木耳摘到塑料上,集中送到晾晒场。二期项目开工建设,正在搭建钢架棚。龙川河畔,青瓦寺村食用菌产业园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县上全力培育打造食用菌产业,辐射带动农户稳定增收,鼓起了百姓“钱袋子”。

  县委、县政府抢抓被列为全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地方特色优势产品县的机遇,积极筹措资金,持续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建成后,木耳年生产能力将由2020年的240万棒扩大到600万棒。投入资金80万元,对东泉黑木耳基地进行扶持壮大,建设黑木耳菌棒简易生产线一条,目前已完成建设,投入运行。投入资金120万元,在石川镇扩建黑木耳基地30亩,建设木耳吊袋大棚11座、晾晒棚5座,目前已经进场施工。投入资金260万元,在四族镇扩建黑木耳基地38亩,建设黑木耳吊袋大棚24座、晾晒棚10座,目前已经进场施工。投入资金250万元,在殪虎桥镇新建黑木耳基地41亩,建设黑木耳吊袋大棚23座、晾晒棚11座,目前已经进场施工。投入资金500万元,在新寺镇新建黑木耳基地40亩,建设木耳吊袋大棚48座、晾晒棚24座,正在施工建设。食用菌产业的稳步发展,拓宽了群众增收门路,为农业发展插上了翅膀,实现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转变。鑫源菌业科技开发公司技术员宋文友介绍说,公司已建成黑木耳大棚24个,正在建设42个,年产黑木耳5万多斤,产值300多万元,吸收当地30多名农民务工。

  漳县大力推广羊肚菌、黑木耳、金耳、平菇等食用菌,已在全县8个乡镇建成食用菌基地500多亩,年食用菌规模达600多万棒(袋),实现产值7000多万元。

编辑:刘琼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1020040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