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金字招牌 形成品牌效应

时间:2021年08月24日 10:04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丁陆军 通讯员 癿斌宏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区域经济

  ——漳县全力打造甘肃高原夏菜产销基地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丁陆军 通讯员 癿斌宏

  近年来,漳县依托独特的气候和土壤环境资源,全力擦亮“中国绿色名县”金字招牌,以冷链物流项目建设为重点,健全完善产销一体化发展体系,努力打造高原夏菜“甘味品牌”,为全县乡村振兴有序推进蓄势赋能,正逐步成为“甘味”高原夏菜的重要产销基地。截至目前,种植西兰花、散花、莴笋、甘蓝等十多个品种,打造高原夏菜种植基地5万亩,累计扶持蔬菜种植营销大户300余户。

  产业布局逐步形成

  漳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逐渐探索出了“新品种示范种植、新技术辐射推广、农产品订单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发展模式,在武阳、新寺、三岔、盐井等11个乡镇的高原夏菜示范基地投资2500万元,建成气调库10座,存储鲜菜4500吨,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同时,鼓励引导群众抱团发展蔬菜产业,带动当地400多名农民务工增收。如今,该县所产蔬菜远销广州、武汉等南方城市,创收达1亿多元,蔬菜亩产值达到7000多元。

  受周边及网络电商市场带动,漳县高原夏菜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特别是以甘蓝、西兰花、散花、食用菌、西葫芦等品种为代表的高原夏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规模化”产业布局正在逐步形成。

  目前,全县培育发展蔬菜生产销售企业2个,标准化生产基地11个,蔬菜生产合作社53个,在武阳、新寺、三岔等乡镇开展示范种植5000亩。全县11个乡镇25个村通过合作社带动种植高原夏菜2万亩,带动基地1.2万名农户。

  “五化”解决产供销问题

  漳县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充分发挥“订单”资源优势,解决蔬菜种植群众的后顾之忧,通过采取“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按照市场需求,将蔬菜产、销融为一体,实现收益最大化,有力推动了全县高原夏菜产业的发展。目前,漳县已与武汉、上海等市场签订订单2万吨,并通过铲菜、包装、运输等环节解决了群众短期务工,让群众在家门口增加收入,仅此一项,受益群众达500多人。

  打造“标准化”服务模式,强化技术支撑,通过技术服务、物资调配等手段,从组织上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定期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和发放蔬菜栽培技术明白卡等形式,促进种植技术家喻户晓。今年,先后组织农技人员、村干部、种植大户培训800人次,组织种植户外出考察学习蔬菜种植先进技术3次,对农户进行现场讲课培训5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份。

  为了形成“绿色品牌”效应,漳县聚力资源、技术、品种等生产要素向基地集中,扶持蔬菜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延长产业链条,带动农户务农增收。同时,着力打造“绿色”农产品建设,依托多个平台直播带货,持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推动高原夏菜朝着“规范化、规模化、订单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稳步迈进。 

编辑:刘琼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1020040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