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丽丽
永昌县六坝镇七坝村,干旱缺水少耕地,曾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为了改变村里的贫困面貌,近年来,七坝村党支部借鉴外地日光温室种植经验,在村里大力推广反季节辣椒种植,带动全村实现了脱贫致富。
刚开始,对于日光温室种植反季节蔬菜这个新生事物,村民并不看好。七坝村原党支部书记杨文成决定从自己和亲友开始试种,并率先在村里建起了蔬菜大棚。
杨文成的堂兄杨文生告诉记者:“种一亩小麦一年的收入不足千元,经营一座大棚收入近2万元。自从种上辣椒以后,我家收入增加很多,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
为了做强辣椒产业,杨文成牵头成立了永昌海量辣椒专业合作社,并担任合作社理事长、党支部书记。经过多年发展,合作社现有社员320人,党支部现有党员7人,设党支部书记1名。
近年来,合作社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农户为主体,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引领带动作用,探索出了“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使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形成了集蔬菜育苗、种植、贮藏、销售为一体的特色富民产业,带动周边农户走出一条组织先锋引领、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党员示范帮带的扶贫路子。
杨文成说:“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农户为主体的‘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变‘单兵作战’为‘抱团发展’,让整个产业链形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有机整体,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海量辣椒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七坝村建成反季节辣椒A日光温室465座,库容6000吨的蔬菜恒温库2座,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1个,辐射带动全镇12个村发展日光温室1600多座,流转土地9300亩,扶持带动86户贫困户同步发展日光温室,脱贫人口达到320人,带动周边7乡镇600户农户发展日光温室基地12处。
同时,海量辣椒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农村“三变”改革,以“资金入股保底分红、合作运营带动脱贫”的方式与七坝村、九坝村等7个贫困村、69户贫困户建成利益联结体,并分别按照每年不低于9%、8%的比例进行分红,每年村集体经济分红43.44万元,每年户保底分红6.66万元,在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增加了本村贫困户收益。
合作社牵头成立了“扶贫车间”,年培训劳动力近200人,年输转劳动力700人,创造劳务收入近1200万元,切实变“输血扶贫”为“造血脱贫”,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七坝村于2017年脱贫摘帽,拔掉了多年的“穷根子”。
此外,合作社采用“社农联营”的模式,与村民分类签订了入股分红协议,村民以土地经营权或资金入股合作社,经统一规划后,交由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合作社对所经营项目按年终收益向入股村民分红。合作社优先雇佣入股村民到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务工,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海量辣椒专业合作社不仅带动了本村脱贫,也辐射带动六坝镇、东寨镇、南坝乡等本乡镇和周边乡镇农民致富,为当地脱贫攻坚作出了突出贡献。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市先进专业合作社等。
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杨文成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甘肃省农村优秀人才”“金昌市拔尖人才”和“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其合作社种植的“陇椒”系列产品被国家认证为绿色A级产品,远销新疆、青海、广东等地,形成稳定的销售市场。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1020040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