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更美丽 生活更幸福

时间:2018年01月04日 10:42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本报通讯员 张娟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报道

家园更美丽生活更幸福

——临泽县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纪实

  本报通讯员 张娟

  一块块收获后的田地内不见以往随风飞舞的农膜;一条条街道干净整洁;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垃圾桶装满农户进行分类后的垃圾……寒冷的冬日,行走在枣乡临泽的田野街道、村庄院落,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全域无垃圾治理的丰硕成果。

  该县将创建全域无垃圾示范县、全域旅游示范县、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美丽乡村工作紧密结合,按照“源头管控、自觉自律,属地管理、各负其责,城乡联动、整体推进、标本兼治”的要求,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全力以赴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共同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幸福的新家园。

  推行垃圾分类让垃圾资源化

  近日,倪家营镇梨园村4社群众陈学杰和妻子打扫完家里的卫生后,把不可回收垃圾倒进了村里配备的垃圾箱,把能回收的垃圾分成塑料类、玻璃类和纸质类后,分别放入垃圾分类收集柜。

  “以前社里没有垃圾箱,我们都是垃圾随便往渠里沟里倒,一刮风吹的到处都是。现在不光社里有了垃圾斗,村里给我们每户补助30元购买了分类垃圾箱,我们还用家里的旧柜子制作了分类收集柜,每半个月社里都会集中进行回收,不光家里的瓶瓶罐罐、废纸箱能卖上钱,环境也干净了许多呢!”谈起垃圾分类处理的好处,陈学杰满怀感慨地说。

  该县以被确定为市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试点为契机,依托示范村(社区),配套垃圾分类回收设施,加强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利用、分类处置”宣传引导,围绕纸制品、塑料制品、玻璃、旧衣物、有毒有害物品等五大类废旧物品,落实奖励补助政策,鼓励群众分类收集废旧物品,着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目前,全县共为试点村农户配备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式垃圾桶1341个,7个镇已修建可回收垃圾站25处,收集可回收利用垃圾187.5吨,有害垃圾14.6吨。

  面源污染治理让土壤更洁净

  隆冬时节,在临泽各个闲置田间,以前风一吹便随风飘的残膜不见了。“今年村上设立了废旧地膜回收点,我们就近就可以交售,交售的废旧地膜还能兑换成新地膜,大家捡拾残膜的积极性都很高,地里的膜自然不见了。”新华镇宣威村11社农户郭翠霞解释说。

  该县制定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动员制种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使用符合国家质量技术标准的农用地膜,各制种企业与制种农户签订废旧农膜回收协议,探索建立种款发放与废旧地膜回收相结合的效益分配机制,从源头上杜绝“白色污染”。同时,创新地膜回收利用机制,扶持建立废旧地膜回收加工企业,在7个镇建立回收站14个,71个村全部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网点,对群众捡拾的废旧地膜进行回收或以旧换新,形成农户田间清理、运销大户收购、产业协会经销、龙头企业加工的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体系,最大限度降低了废旧地膜对环境的污染。目前,全县已收购废旧农膜1675吨。

  环境集中整治让家园更美丽

  每逢周五,在城市街道和农村主干道总能看到城乡干部群众集中整治环境卫生的身影,定期开展环境整治已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该县积极争取资金配足配齐环卫设施,在71个行政村全部组建垃圾清运保洁队伍,配备保洁人员382名,确保垃圾及时收集清运。扎实开展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镇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黑河流沙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突出问题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开展“逢5”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共清理垃圾9500多吨,关闭禁养区养殖场15个,处理尾菜面积1.15万亩,清理非法采挖砂石及乱开乱垦场地7处,拆除违章建筑286处,完成造林6791亩。健全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清运、设备使用、检查评比等管理制度,指导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并设立红黑榜,组织群众代表进行日检查、月评比,督促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目前,71个村全部修订完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建立卫生评比公示栏、“红黑榜”400多个。

编辑:关颖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1020040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