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湾村“三变”记

时间:2018年07月31日 09:52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何成军 通讯员 杨棋焜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金湾村因蜜瓜产业成了玉门市农村“三变”改革的试点村。

  本报记者 何成军 通讯员 杨棋焜

  盛夏时节,走进玉门市花海镇金湾村,一座座排列整齐的新建钢架拱棚拔地而起,大棚里瓜熟蒂落,看着即将上市的蜜瓜,农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宽滩山和疏勒河孕育着花海盆地,使得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照和土质资源,培植出的花海蜜瓜远近闻名。尤其在金湾村,仅2017年,全村种植银蒂、西州蜜等蜜瓜1.6万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89%。2018年,金湾村因蜜瓜产业成了玉门市农村“三变”改革的试点村。这一改革任务交由玉门市供销社和花海镇落实。

  “接受这项改革工作心里感到既喜又忧,喜的是市上将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供销社,是对我们供销人员的充分信任,忧的是供销社确实面临人员、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玉门市供销社主任董锋说。

  为了打消供销社面临的后顾之忧,玉门市供销社在现有2名编制的基础上,市上重新核定8名编制。恢复重建玉门镇、柳湖乡、独山子乡、六墩乡4个乡镇基层供销社。对柳湖、六敦、独山子3个移民乡镇,市财政给予每个供销社150万的财政资金补助。同时,规范、提升其他8个乡镇基层供销社。

  解决了后顾之忧,花海镇供销社与金湾村村委会立即成立了玉门市益农农产品农民合作社。供销社和村委会进行了明确的分工,供销社主要负责产品市场对接,确保合作社入社农户产品全部保底进行销售,并统一给合作社提供生产资料和种植技术。合作社负责农户土地经营权的入股和分红。

  合作社在保证保底收益的基础上,超出的收益盈余,按照交易量提出60%向入股农户返利,剩余40%除提取10%公积金、5%公益金和10%风险基金外,剩余15%按照股比进行分红。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金湾村“三变”改革逐渐形成了“党支部+供销社+合作社+农户”的改革模式。

  资源变资产方面,金湾村将120亩机动土地资源与办公场地资源折价5万元入股合作社;供销社将花海“赢瑞”商标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三品一标”资源折价15万元入股合作社,使农户卖瓜有了自己的牌子。积极与种植能手对接,将其技术折价入股,参与合作社经营管理和技术指导。

  资金变股金方面,金湾村整合扶贫互助协会30万元的扶贫互助资金入股合作社,镇政府筹措10万元拨付金湾村,以村集体入股合作社;供销社筹资10万元入股合作社。农民变股东方面,农户以土地经营权,按照每亩400元的标准折价入股,在签订协议中,采取四个纳入的原则,即村干部全部纳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册精准扶贫户全部纳入,加快扶贫户脱贫步伐;按照自愿原则,组织党员纳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场大户和有意愿的一般农户全部纳入。

  “三变”改革对金湾村的农户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刚开始他们对参与这项改革积极性不高,没有农户愿意签订入股协议。市供销社和花海镇组织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做农户思想工作,让农户观看贵州六盘水农村“三变”改革图片,介绍贵州农村“三变”改革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合作社跟农户承诺银帝蜜瓜每亩保底净收入2000元,西州蜜每亩保底净收入1500元,哈密瓜每亩保底净收入1500元进行保底收购后,农户算了对比账,这个价格远远高于往年的收入。花海镇金湾村六组入股农户赵满堂高兴地说:“合作社签订的保底收购价使得蜜瓜的销售有了保障,农户不愁蜜瓜卖不掉,解除了农户蜜瓜下游销售的渠道。”

  花海镇供销社还对农户事前提供放心农资、事中提供农业技术服务、事后提供销售渠道。在不到5天的时间里,101户农户签订了入股合同101份,入股土地1002亩。

  金湾村农户在供销社、合作社的指导下进行标准化种植。金湾村六组入股农户陈齐业告诉记者:“过去种植是粗犷的管理,今年蜜瓜种植严格按照合作社技术要求种植,合作社定期组织农业技术员深入种植农户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种植农户投入更多的人工进行精细化种植管理。目前蜜瓜长势明显好于往年。”

  玉门市供销社把开拓好下游畅通渠道作为此次“三变”改革的突破口,供销社与阿里、淘宝建立的电商平台和供销e家,做好精品食用瓜的销售,提高花海蜜瓜的知名度。目前,供销社通过外出联系,已与部分外地客商达成合作意向,并与张掖客商初步达成尾瓜加工项目合作意向。

  “供销社已经组织人员外出江浙一带及全国的供销批发市场进行推介,签订了蜜瓜销售订单。由供销社引进客商投资380万元建一个尾瓜加工项目,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从种植到管理,再到销售,依托‘三变’改革形成‘供、产、销、加’一体化的路子。”董锋说。

  今年,玉门市在花海镇金湾村、清泉乡跃进村、玉门镇南门村、昌马乡水峡村、下西号镇川北镇村等5个村进行改革试点工作。

编辑:关颖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