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钱能否重拾购买力

时间:2018年08月02日 09:08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燕春丽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甘肃新闻

  本报记者 燕春丽

  随着共享单车、共享纸巾的出现,扫扫码、不要钱、一元钱的消费模式走进了民众生活,人们对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的消费愈加期待。最近,兰州许多商家联合银行或网络平台推出了多项优惠活动,诸如一元钱健身、一元钱吃牛肉面等。如何避免商家玩博眼球游戏,减少消费者疑惑和误会,让经营者与消费者互利互惠、相互点赞,是相关监管部门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元钱享受健身

  在兰州市大砂坪兰监小区,有一个社区智能共享健身舱,每天健身只需花1元钱。

  记者注意到,这个健身舱虽然不是特别大,但舱内有着很规范的分区,包括团课区、有氧运动区、无氧运动区,还有更衣间。附近住户王建国说,进入健身舱健身只需要微信扫码,支付后凭认证码进入,里面的健身机械要比小区里免费的健身器材高级多了。

  记者了解到,兰监小区的健身舱作为共享健身模式,是兰洽会的签约项目,也是西北地区第一家,实行全天24小时开放。项目建设的初衷是将全功能和全智能、物联化的健身舱布局到社区,满足更多市民在家门口的健身需求。据介绍今后还将在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四区布局100个网点。目前,兰州市内露天的健身器材种类较单一,大多数都为老年人所使用,中青年人健身只能选择健身机构。而专业健身机构价格不便宜,一般办年卡费用至少在1500元以上,如果请私人教练费用则更高。

  相比沿街、商业区的便利,一些营业场所比较偏僻,如何争取顾客让商家大费周折。南关十字一栋居民楼上的健身房最近打出了1元钱办理半年期健身卡的信息,吸引了很多人询问。

  健身房一位王姓员工解释,由于健身房位于高层居民楼里,一般消费者注意不到,来店里消费的顾客不多,老板通过这样的促销活动去吸引消费者。一元钱办理的健身卡是自助健身,就是健身房仅为顾客提供器材和场地,由消费者自行锻炼。如果需要教练指导或者系统的课程训练则需要另外花钱购买。

  有“附加条件”的一元钱消费

  事实上,一元钱购买力有限,肯定不能支撑消费者在整个消费和使用行为中产生的成本。经营者推出一元钱生意的背后,往往是想借助前期的体验和推广,衍生出更多的生意模式。

  记者在美团网上看到一则促销信息,安宁区某美发店原价1424元的烫染套餐促销价仅1元。在其评论区中,几十条评论几乎都是在询问一件事情,这么便宜是真的吗?但是,商家并没有直接回复。“这个套餐,只提供给本店的VIP客户。需要先办卡成为会员才可以享受到。”美发店的张先生说。

  无独有偶,也有一些网络平台商家发布的优惠则是,一元钱的优惠套餐,实际上是一元钱购买一定价格的代金券,这些代金券提供了原价基础上的优惠。城关区一家经营密室游戏的孙先生说,“我们推出的一元套餐优惠活动,指的是用1元钱购买一张68元的代金券。项目原价是188元,购买了这个代金券后只需要再付120元就可以了。”

  安宁区的某牛肉面店挂出了“一元吃牛肉面”的横幅,原价6元的牛肉面仅需1元即可享受。可是,当记者拿出一元钱准备购买时却被告知,“一元吃牛肉面”仅限每天前50位顾客。

  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王莉表示,有些一元购会衍生出各种条件,是商家招揽顾客的噱头。这些活动真正能享受到超值服务的人是少数。商家不会做赔本买卖,消费者在下单前需要保持理性。

  “互联网+”激活零钱

  记者了解到,随着支付形式网络平台化,兰州市的各大银行为推送自己的手机客户端和公众号,联合市内餐饮、娱乐商家,相继推出了类似“一元”消费的活动。工商银行推出一元吃饭活动,建设银行推出注册网上商城,一元领取礼品活动。

  兰州银行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她们在百合生活网推出了抢购电影票的活动,以前是“1元”抢购,现在为每周五、周六“10元”抢购。实际上,在无现金支付的潮流下,这种活动方式无疑让消费者和银行之间都能互惠互利。

  共享经济的出现的确让零碎钱发挥了大用途。以前要骑自行车,必须花几百上千元钱去购买。要充电,包里随时都得装上充电宝。现在不花钱、只花几块钱就能搞定这些事情。不仅是火车站、汽车站,就连普通的商场、餐馆都有配备了共享充电设备。

  张桂花每周都要陪孙子去兰州王府井商场上绘画培训班,画室的旁边就摆放着一排共享按摩椅。她感叹道,自己偶尔也会享受一下按摩服务。按摩椅使用微信扫码支付,起步价格6分钟5.90元。一台几千元的按摩椅,花几元钱就能享受一下,在以前是想都想不到的事情。

  零钱,积少成多。消费者每人支出几元零钱看似微不足道,但千万用户支出的零钱累积起来,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激活零钱,对供应商、消费者、平台商都将是一个多赢之举。

编辑:关颖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