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劳务输转趟出脱贫路

时间:2019年06月14日 13:02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俞树红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漳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小县,这里人多地少,劳动力富余,农业投资大,收益小,农民依靠农业增收脱贫致富空间十分有限。

  面对自然条件,脱贫任务十分艰巨。漳县县委县政府把劳务输转作为全县脱贫的有效途径来抓,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东西协作、能人带队”的原则,逐步扩大规模,与省内外劳务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覆盖全国劳务市场,盘活了劳务输转脱贫“一盘棋”,真正做到“输出一人,脱贫一户”,让劳务输转成为脱贫主渠道。

  

5万大军 一年挣回11个亿

  

  5月28日,记者走进漳县马泉乡骆家沟村,史贵平老人正忙着收拾院内摆放的蜂箱,满院蜜蜂飞舞。他家建有六间砖瓦房,儿子史红红与爱人外出打工,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这房子是儿子打工积攒的钱修建的,儿子初中毕业就去外地打工,10年来,不仅在外学了木工手艺,还靠手艺挣钱,过完年又去天津。”史贵平指着房子开心地说。

  该村帮扶队长王小娟谈起村里脱贫,“全村268户人,有300多人外出打工,几乎家家有一人。”

  漳县新寺镇镇长马箭军谈起劳务输转,对镇上情况十分熟悉:“年龄35岁以上的务工人员,大多在内蒙古、新疆打工,靠技术、体力务工;20岁至35岁之间的年轻人,大多去南方打工,活跃在各企业车间。”

  据了解,新寺镇2万人,外出打工475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5人,务工人数占全镇的四分之一。

  有人说,漳县在脱贫战役中,劳务输转立了一大功。劳务输转成为漳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出路。“要想脱贫,走出大山”成为漳县农民的口头禅。

  漳县一年究竟有多少农民外出务工?又有多少贫困户通过外出打工摆脱了贫困,发家致富?

  今年5月23日至25日,漳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员对全县劳务输转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据调查资料和统计数据表明,全县以贫困劳动力培训、输转的人力资源开发深得民心,年输转劳动力5万人左右,劳务收入稳定在11亿元,人均劳务收入2万多元,仅劳务输转这一项,让2万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脱贫。

  据了解,2016年以来,漳县累计输转建档立卡劳动力26099人,实现劳务收入33201.31万元。截至今年5月底,全县输转建档立卡未脱贫户劳动力959人,实现劳动力收入709.79万元。

  

一把扫帚 扫走贫困户

  

  在深度贫困地区,劳务输转不失为一条提高家庭收入的好办法,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提高劳动技能,更能开阔视野,容易转变思想,接受新观念。

  对于殪虎桥镇竹林沟村汪白灵来说,一没文化、二没技术,就凭一身力气,走出山沟,靠扫马路而生,一扫就是十个年头。

  “干清洁工多年了,最初一个人来兰州,一没手艺,二没文化,就去城关区环卫部门打听要不要清洁工,这一问,便成了城市清洁工。”汪白灵边回忆边说。

  “当时怎么想去环卫部门找工作?”记者这一问,勾起了汪白灵深深的回忆。

  “清洁工不需要文化、技术,只要把马路扫干净就行,1999年开始干清洁工,那时工资少,一个月800元,现在一个月工资2300元,年底还有一万三四的奖金,单位给我们买了养老、医疗保险,比老家好多了。”

  “我们一家人在兰州,爱人和我在环卫局干清洁工,两个孩子在兰州读书,一年除去房租一万多元,少说也能挣个7万元。”汪白灵高兴地说。

  汪白灵在兰州市城关区扫马路扫出了名堂,更扫走了多年的贫困,初来兰州,村上四五个人在城关区干清洁工,后来一个带一个,带出来80多人干清洁工。

  县劳务办主任段晓强提起汪白灵连连称赞,“变化不小,扫了十年马路,带出了不少农民,如今漳县在兰州城关区有344人干清洁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2人。”

  

承包大棚 包出小康户

  

  今年48岁的王转福,一家老小8口人,靠他和爱人外出务工维持生活。通过外出务工,收入增加了,思想也开阔了,聪明伶俐的他看到有人承包当地大棚比打工赚钱更多,便萌发了自己也承包大棚的想法。2013年,王转福承包了两个大棚,当年就赚了,年底一算,收入比打工高出了好几倍。

  转眼到了2014年,王转福承包的大棚发展到6个,收入渐渐多了起来,手里有了宽裕资金,开始琢磨扩大承包,做规模发展。2015年,他又承包了24个大棚,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农民工“明星”。

  “刚开始包大棚,没有经验,有一年赚,有一年赔。这几年好多了,西瓜、蔬菜行情不错,去年承包的大棚两茬赚了20多万元。”

  王转福提起当初去新疆打工,百味杂陈,“老家靠天吃饭,没有吃的,我和爱人出来打工,娃娃和父母留在老家,也不容易,挣了钱回家,老妈老爸也高兴。”

  王转福在老家四族乡新农村花了20万元,买了两套新房子。房子是政府地震安置房,一套10万元。

  王转福说,承包的春季大棚西瓜全部出售,7月份,准备种第二茬大棚,现在出售的是露地西瓜,一年可以种两茬。从春季收入看,今年比去年好,能收个30万元左右。

  王转福是漳县劳务输转人员的一个缩影,像他一样在新疆打工打出名堂的农民比比皆是。除了政府组织外出打工外,乡村邻友传帮带带出了不少农民,如今一个个农民,靠打工赚了钱,脱了贫,正谋划下一步如何奔小康。

  漳县劳务办主任段晓强介绍,漳县劳务输转主要集中在新疆、内蒙古、兰州、西宁、北京、福建等地,新疆是务工人员最多的省,尤其每年采摘棉花期,县上组织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

  

东西协作 带动贫困户脱贫

  

  为了更好地与福州友好合作,向福州输转更多的贫困户劳动力,及时沟通、协调劳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的事情,做好稳岗工作,漳县派漆榜娃挂职长乐区就业局副局长,并兼任漳县福州长乐劳务工作站站长。

  漆榜娃介绍,福州市十分重视“东西扶贫协作”,将定西市来榕务工的贫困户劳动力纳入市就业困难人员对象范围,视同市就业困难人员,可享受市各项就业扶贫政策;对每年在榕稳定就业满三个月以上的漳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者,给予1500元的交通补贴和生活补贴;福州继续实施“企业千岗定向定西精准扶贫计划”,每年开发2000个适合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的岗位。

  长乐区从1月开始,提高漳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首次来榕工作的岗位工资补贴,连续工作满三个月,给予3000元的岗位补贴,连续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给予9000元的稳定岗位补贴。

  今年2月13日至2月19日,长乐区劳动就业中心组织重点用工企业负责人来漳县招聘,在漳县县城及三岔镇、新寺镇等乡镇连续进行了13场招聘会。陆丰、金源纺织等13家重点用工企业提供了2000多个用工岗位,4900多人前来应聘,签订协议627人,其中327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大多数农民到了长乐,生活上不习惯,建立畅通的员工诉求循环通道成为稳定外出劳务人员安心务工的有力抓手。为此,我的电话向务工人员公开,方便随时联系。”漆榜娃说。

  截至目前,漳县向长乐区输转劳动力53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03人。在长乐区,涌现出了不少漳县“明星务工人员”。大草滩镇新联村刘小龙夫妇,去年在祥泰印染有限公司打工,一年挣了12万多;东龙针纺有限公司务工的张伟龙夫妇,两人每月工资平均10700元……

  每年春节前后,漳县劳务办开展“春风行动”,组织人员进村入社宣讲就业政策、劳务常识、就业岗位推介等,并设立专场招聘会,动员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创收。在劳务办协调帮助下,2017年以来,外地企业为务工农民提供就业岗位6000个,参加招聘活动的农民多达18600人。(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俞树红)

编辑:李兆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