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为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把脉”

时间:2019年09月27日 11:35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李琴琴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区域经济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李琴琴

  

  “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9月26日,白银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黄河白银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邀请专家从专业角度来“问诊把脉”“开方抓药”,为白银市编制《黄河白银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提供有益借鉴。推进黄河白银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突出黄河治理、保护、利用和管理四大任务,打造安全、生态、数字、文化、幸福黄河,走出一条生态创新高质量发展新路。

  

治理形势严峻

  

  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黄河上游,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也是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区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的交汇区。在全国生态安全格局中,承担着南保水土、北御风沙、中保黄河水质的重大责任,生态地位极其重要。推动黄河白银段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对于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障黄河中下游生态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白银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68.6%,每年约6000万吨泥土进入黄河。特别是黄河的一级支流祖厉河,在黄河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的6条入黄支流中,祖厉河流域年均入黄水量仅占1.46%,年均入黄泥沙量却占39.58%。黄河白银段两岸原有各类低标准堤防工程214.2公里(其中左岸123.6公里、右岸90.61公里)。由于历史原因,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河堤不衔接,并且大部分河堤为土砂堤,仅有小部分堤防为干砌石或抛石护面,基础埋深浅,淘刷易滑堤,难以抵御洪水的冲刷。1981年洪峰流量5640立方米/秒,2012年7月连续3000立方米/秒以上的流量达30多天,致使白银市沿黄各县区遭受较大损失,加快黄河防洪治理工作迫在眉睫。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工矿业粗放发展,导致白银市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工矿业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原本脆弱的生态更加恶化,黄河白银段生态问题不仅成为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瓶颈,而且严重威胁黄河生态安全。

  

坚持规划引领

  

  白银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黄河保护治理工作。面对黄河白银段流域的严峻形势,该市在以往有效实施生态环境治理的基础上,于2012年就开始谋划黄河白银段生态环境综合性、系统性的保护治理工作,委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制了《黄河上游白银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2014年,谋划提出黄河白银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委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制了《黄河白银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预算投资1790亿元开展16类335项生态治理工程。通过积极汇报争取,2017年《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启动实施黄河白银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2018年,在原规划基础上,重新编制了《黄河白银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初稿)》,《实施方案》中有18个项目已先后实施,总投资111.64亿元,争取到中央和省级资金13.85亿元。为抢抓黄河流域治理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再次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充实完善,重新编制《黄河白银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

  今年以来,根据习总书记视察甘肃和河南时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唐仁建省长到白银调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讲话要求,白银以原规划为基础,着手开展规划修编工作,初步形成了以“北部干旱荒漠风沙源综合治理区、中部城镇工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区、南部黄土丘陵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区”为布局,统领实施生态恢复治理、水环境污染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干支流防洪治理、防风固沙治理、生态经济带建设、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大数据库建设9大工程,着力打造“安全、生态、数字、文化、幸福”河的总体框架。

  

治理初见成效

  

  黄河白银段经过多年的保护和治理,依托黄河过境优势,一批生态移民工程实施,先后建成大中型电力提灌工程31处,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57.58万亩;黄河干流建有中型水电站2座。“十三五”以来,已通过江河干支流治理、大型灌区续建改造、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农牧交错地带已垦草原治理、水土保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循环化改造等10类普惠性专项,获得了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19.54亿元,并推动实施了黄河白银段防洪工程、黄河上游白银段东大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白银东大沟河道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白银历史遗留含镉污染治理工程、白银区金沟河(郊野段)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平川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已纳入国家第三批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示范工程,投资42.52亿元的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已开工建设。黄河干流防洪工程2018年、2019年经过了3640立方米/秒和3860立方米/秒洪峰流量,连续3000立方米/秒以上流量达29天和27天,经受了两个汛期黄河大流量高水位运行的考验,已建成防护河段未发生重大灾害和淹没损失。

  

打造幸福河

  

  黄河流经白银258公里,这258公里,是一条黄河经济、旅游、文化带,是黄河灌溉农业的绿色长廊。白银市委、市政府根据习近平总书记“保护优先,绿色发展”“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黄河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先易后难”的顺序和“北御风沙、南保水土、中建绿洲”的总体思路,分阶段有序推进。

  白银市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坚持把绿色作为发展的底色,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系统集成、协同联动,源头突破、整体推进,久久为功,永续发展”的原则,坚决摒弃单纯依赖传统工业的思维定式和粗放的发展模式,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和举措,制定了加快培育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提出了有色绿色齐头并进、农业工业协调发展、三次产业融合提升,工业强市不松手、乡村振兴抓上手、生态旅游握紧手、开放开发携起手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区位交通、黄河水和大工大农“三大优势”,着力打造兰白都市圈率先发展、全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西部创新发展“三个高地”,集中破解脱贫攻坚、基础建设、生态环境、科技、人才“五个瓶颈”,聚力做强现代农业、优势工业、特色旅游、现代物流、城市建设“五大领域”,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同时,围绕建设“幸福河”这一总目标,重点实施“安全黄河”“生态黄河”“数字黄河”“幸福黄河”“文化黄河”五河工程。

编辑:李兆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