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编织”致富梦

时间:2020年04月27日 18:21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王宝军 陈彦兵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王宝军 陈彦兵

  走进甘沟镇上岔村,道路纵横交织,行道树整齐划一,农家院落整洁干净,扶贫车间里,几名农妇围坐一起,边拉家常边制作桃核手工艺品。

  

  

  “这几年,村上变化很大,路修宽了,用水、用电方便了,村部也漂亮了,最高兴的是村里建了扶贫车间,帮我们卖各种农产品和手工制品,现在我对做手工活更有信心了。”谈起精准扶贫带来的变化,村民张引兄由衷感叹。

  甘沟镇上岔村地处甘肃省静宁县西部,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自然禀赋相对较差。过去,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村民靠传统种养殖、外出务工维持生计,2015年人均纯收入仅有3000多元,属于典型的重点贫困村,是全县扶贫攻坚中难啃的“硬骨头”。扶贫攻坚战打响后,驻村工作队进村开展驻点帮扶,与村两委班子立足村情因村施策,推出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扶贫套餐”。

  针对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上岔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补齐基础短板,建成便民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公共场所,破解了脱贫发展的制约“瓶颈”,把发展产业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贫困户意愿出发,引导扶持村民发展种养殖业,开展种养殖、手工制作、家政服务等领域培训,提高村民的劳动技能,增强群众致富信心。

  2018年,上岔村两委班子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帮扶单位平凉市公路管理局投资,建成了集技艺培训、手工艺品制作、产品展览销售、产品宣传推广等于一体的扶贫车间,车间将村民的手工艺品集中,通过合作社统一销售,带动发展桃核加工产业,让村民通过“居家创业”实现增收。

  

  

  “上岔村离镇区比较远,村民销售农产品很不方便,我们成立扶贫车间,主要以培训、销售为目的,一方面帮助村民把农副产品销售出去,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多渠道吸纳贫困户加入扶贫车间,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利用勤劳双手脱贫致富。”上岔村党支部书记张振科说。

  

  

  村民张红霞是村里有名的“巧手”,会制作许多手工编制品。“我做手工编制品有3年时间了,以前靠附近村民订购,销量不是很好,东西做好只能在家里放着。自从扶贫车间建起来以后,销量明显多了,目前车间已经接到了7万元的订单。”张红霞欣喜地说,今年她打算带动村里的妇女做手工等,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据了解,扶贫车间销售的产品涉及当地特色小杂粮、各类桃核工艺品和手工编制品,目前已带动农户24户,其中贫困户20户,成为了村民“居家创业”的孵化器和农民增收的助力器。

编辑:李兆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