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当:四驾马车拉动扶贫发展

时间:2020年10月20日 15:30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白杨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区域经济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白杨

  贫困,贫在产业,最现实的原因就是产业层次低,附加值不高,只能解决温饱,产业致富带动力不足。基于这一深刻认识,陇南市两当县在脱贫攻坚中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反复实践,积极探索“三养一育”新型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道路,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开发新路子。

  养蜂是两当县传统产业,多年来仅限于自用和提篮小卖。随着生态农产品电商的全面普及,两当充分发挥“狼牙蜜”品牌优势,积极推广惠及千家万户的中蜂养殖,形成了土蜂养殖“进山入沟、小群体、大规模”养殖模式,建立了联合社抓技术、蜂农搞生产、企业负责市场营销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中华蜂养殖依然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截止目前,全县养殖中蜂5.7万群,蜂蜜产量累计近1550吨,产值达1亿元,从事中蜂养殖农户2178户,其中9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1.13万群,蜂农年户均增收0.95万元,人均增收0.24万元。

  近年来,两当县食用菌产业依托公司技术优势,采取建基地,带农户模式,逐步壮大发展,形成了覆盖全县12个乡镇、2个工作站的菌类产业集群,建成了香菇、木耳、白参菇等木腐菌产业带;平菇、羊肚菌、双孢菇、草菇等草腐菌产业带;猪苓、天麻、灵芝等药用菌三个特色产业带,累计发展7000多万袋,总产值近2.5亿元,从事菌业生产人数达4000人,直接带动贫困户800余户3700多人增收致富,已成为推进该县农村经济发展和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支柱性富民产业。仅该产业一项可增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00元。

  今年来,两当充分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推广生态放养鸡“小群体、大规模”养殖模式,积极培育“两当土鸡”品牌。2015年以来,生态放养鸡饲养量已超过351.18万羽,产值达1.46亿元,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今年饲养量预计将达到100万羽以上。建成了以西坡镇、杨店镇为重点,辐射带动全县12个乡镇、2个工作站发展生态放养基地。建成了西坡绿源家庭农场为中心的智慧养鸡平台和鸡蛋深加工流水线,延伸了集“孵化-育雏-饲养-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促进生态放养鸡产业向循环农业发展,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的高度融合发展。

  两当是优质中药材生产的最佳适生区,作为全省中药材种植特色县,全县积极丰富中药材品类,延伸药材产业链条,努力提升药材品质,使其逐步成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逐步培育了浅山丘陵区乡中桔梗、黄芩中小药材产业带,深山高寒阴湿区天麻、猪苓等为主的菌类药材产业带。食药同源的瓜蒌、金银花、菊花等蜜源性中药材走俏市场,广为消费者青睐。蜜源性、食药同源和花卉类观赏特色中药材适度扩张,在促进中药材发展的同时,打造的花卉长廊、观光农业,丰富了我县生态旅游、中蜂养殖和康养农业全面发展,实现了一举多赢效果。目前,全县共有以杜仲、柴胡、黄芩、桔梗为主的中小药材7.25万亩,以猪芩、天麻为主的菌类药材100多万窝(折合面积0.25万亩),总规模达到7.5万亩,采挖干药总产200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3500万元。

编辑:李兆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