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大曰:坚守阵地不后退一步

时间:2020年10月28日 12:12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燕春丽 通讯员 强科 刘勃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智库/大学习

  

【听老兵讲抗美援朝故事】

  

  新甘肃·甘肃日经济报记者 燕春丽 通讯员 强科 刘勃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回忆起当年在朝鲜战场上保家卫国的经历,今年已经90岁的童大曰老人依旧记忆犹新。

  

  

  1951年初,年仅21岁的童大曰应征入伍,成为浙江金华军分区的一名战士。参军不久,童大曰和身边的战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报名申请参加志愿军,“当时我们这些年轻的小伙子争先恐后地递交请战书,一心想要保卫国家,让家人能继续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

  1951年3月,童大曰和战友们随军奔赴朝鲜。童大曰说:“白天敌机经常在空中盘旋侦查,发现目标就狂轰乱炸。为躲避敌机的侦查,部队都是在夜晚急行军,一直要跑到天亮。”行军途中下起了大雪,大家的手脚都被冻透了,可还是没有一个人掉队,很多战士脚上磨起了血泡,用针刺破接着走。

  经过5个夜晚的急行军,童大曰和战友们到达了驻地,顾不上休息,立即跳入战壕中准备战斗。“到处都是敌人飞机大炮轰炸的声音,我们拿着枪在战壕里坚守、反击,打退了敌人一波又一波的猛烈进攻。”敌人飞机的轰鸣声、炮弹的爆炸声和机枪的扫射声虽然震耳欲聋,但并没有使战士们害怕。童大曰说:“怕就不去了,我们都是抱着光荣牺牲的决心上的战场。”

  在寒冷、潮湿、飞扬着尘土的战壕里,童大曰和战友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零下三十摄氏度的夜晚。对他们来说,这还不是最困难的。由于战场上极度缺水,战士们平时的口粮——压缩饼干难以下咽,他们只能抓着雪塞进嘴里,等融化成雪水后,再就着压缩饼干往下咽。在连雪水都没有的极端情况下,他们只能以尿解渴。

  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和恶劣的环境,童大曰的很多战友牺牲了。活着的人始终坚守在阵地上,没有后退一步。

  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在与敌军周旋的两年时间里,童大曰荣立三等功两次,获得朝鲜人民共和国军功章。停战后,童大曰所在的部队按令留在朝鲜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直到1956年3月,童大曰复员转业,回到了家乡。

  回到祖国的童大曰常常想,有的战友光荣负伤,有的战友英勇牺牲,我四肢健全活着回来了,以后不管干什么,都要竭尽所能一定干好!兰新铁路建线初期,他奉命来到大西北参加兰新铁路建设,每天的工作就是铺钢轨、筑路基,当时很多人都嫌辛苦退缩了。童大曰主动要求去最艰苦的地方工作,吃干饼子睡地窝子,他把朝鲜战场上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继承发扬到了参与祖国铁路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此后,童大曰老人又在原兰州铁路局玉门工务段担任领工员,为祖国铁路运输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1986年童大曰退休回家,安享晚年生活。

  “要干就干最辛苦的活。”这句话一直在童家传承并发扬着。童大曰大儿子童建荣1979年参加工作后,成为了兰州铁路局嘉峪关机务段的一名机车钳工,默默奉献40年后于2019年退休。他的长孙童源2004年参加工作后,也来到了兰州铁路局嘉峪关工务段工作,现在清水线路车间担任副主任,每天带领车间职工检查消灭铁路线路病害,为兰新线运输安全保驾护航。“参加工作的时候爷爷就让我来工务段,说工务段是比较辛苦的,能锻炼人,我们一家人都继承了爷爷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曾经爷爷在朝鲜保家卫国,现在我们守护祖国铁路运输大动脉,都是祖国的卫士。”童源说。

  90岁的童大曰坦言,我身体还可以,什么时候祖国需要,我还会冲在最前面。

编辑:李兆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