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乡村旅游带火一批贫困村

时间:2018年05月22日 15:32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本报通讯员张文广王瑞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地理/旅游

会宁乡村旅游带火一批贫困村

  本报通讯员张文广王瑞

  近年来,会宁县结合实际情况,以体现农耕文化为重点,开发建设具有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的体验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昔日的穷山沟、荒山坡、贫困村变成了市民青睐的“生态园”、农民增收的“聚宝盆”。

  油菜花开迎客来

  大墩村位于会宁县城以南三十公里华家岭山麓一带,这里海拔较高,气候潮湿,生态优良,景色宜人,再加之大墩梁国家级红军烈士陵园坐落于此,来这里旅游观光、参观瞻仰的游客非常多,使得大墩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村。快到大墩村时,远远望见一条条的黄绸带缠绕在山腰间。到了大墩村,一下车,一股香甜的花粉味扑面而来,沁人心脾。只见这里群山环抱,绿树绕村,梯田层叠,远近一处处盛开的油菜花连成一片金黄的海洋,令人心旷神怡,惊叹不已。游客们兴致勃勃地走进田野,满足着各自的赏花情趣,有的来到花海深处尽情地拍照、采摘,有的凑近花朵忘情地吸嗅着那蜜香般的花粉味,有的站到高处忘情地摄影、写生……每个人如痴如醉,深深沉浸在这大自然赋予的花海盛宴之中。“油菜花开满地黄,丛间蝶舞蜜蜂忙;清风吹拂金波涌,飘溢醉人浓郁香。”这许是对眼前美景的最好称赞。游赏中,笔者发现,大墩村独特的地形造就了独特的生态农业景观,3000多亩的油菜花绵延几十里,顺着山坡梯田层层叠叠,呈现给游客一幅立体的金色画卷。站在高处俯视而下,青山环抱着黛瓦白墙小村落,四周便是大片阶梯状的油菜花,青山如黛,菜花如金,形成了一幅天然的油画……

  牡丹盛景“醉”游人

  坐落于五十铺岳家沟的会宁牡丹园由甘肃裕丰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会宁县甘沟驿觅故塬乡村旅游合作社承建,投资1亿多元,通过“三变”模式于2015年启动建设的。该园既是一个综合产业园,又是一个集观赏、采摘、体验、休闲于一体的娱乐体验农场。主园区占地3000亩,涉及油用牡丹区、观赏牡丹区、果蔬采摘区、花海区、农科体验区、农家乐、民俗馆、杂粮超市、文化活动广场、停车场、生活区等18个区域。园内共栽植油用牡丹250万株,移栽百岁牡丹5株(其中一株为150年由五代人培育的牡丹),15年以上大牡丹20万株,育苗200亩,套种山楂、早熟梨、柿子等4500株,种植5类树莓10万株,培育各类果树苗、观赏苗20万株,芍药、月季、菊花105亩,栽植各类海棠、梅花60亩3000余株。

  大沟深处“杏花村”

  会宁县大沟镇是全省40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厍弆村是全省372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厍弆村深度挖掘自然、历史、人文等资源,充分发挥古堡、杏林、有机蔬菜等优势,大力发展乡村公益旅游。厍弆村有千年古城的“古”,有50多个古堡的“荒”,有百年学窑的“情”,有千亩杏林的“雅”,有新生桃花苑的“艳”,有传统农家茶饭的“香”,有田园新果蔬的“甜”。大沟深处杏花村·厍弆公益乡村旅游有苍茫远山、会宁愚公、名师旧居、学窑书韵、杏林秋韵、桃林花海、神秘古堡、石磨岁月、乡村记忆、党员人家、博士之家、状元人家、秦腔人家、杏林春雨、田园果蔬、田家鸡黍、绳武懿行、贡生故居、古堡群落、黄土窑洞、德教丰碑、通安怀古、古城根脉、采薇采菽,古堡匪祸、古堡轶事、翰林墨迹、黄川寻古等28个景点,可以使游客在游览百年古堡中感悟世事沧桑,在深入古旧学窑感悟书中乾坤,在“状元人家”读懂乡村孩子成长成才的道理,在“博士之师”加深师道授业解惑的永恒,在石磨体验中体察岁月年轮。“大沟深处杏花村·厍弆公益扶贫乡村旅游”以菜单式、体验式、认领式、感悟式情怀为基调,已成为会宁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和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特别是今年以来,厍弆村积极探索“三变”改革模式,全力推进精准扶贫“一户一策”产业达标全覆盖,将今年新种植的2000座塑料大棚,2000亩杏林,100亩水蜜桃,12000亩小杂粮都纳入认领认购范围,通过认领认购杏树、桃树及各类有机农产品,收入达到20多万元,实现了农民增收和村级集体经济增效。

  “以农为本”集约发展

  会宁县在乡村旅游方面,突出“以农为本”。如小四合院、土窑等,内部装饰兼具现代化个性。以分散的小“家”为主,数“家”连成一片,推行集约发展。重点打造了会宁红堡子多元文化与生态农业旅游基地,以孝道文化讲堂、乡村窑洞、农耕文化体验、绿色食品品尝等方式发展农家乐示范户,让游人干农家活、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参与农村文艺演出,体验纯朴的乡村生活。突出“以土为本”。依托景区开发建设,打造了以会宁乡土特色为主,推出一家一品会宁风情“农家乐”,可以体验烤土炉子、喝罐罐茶、睡毛毡炕、吃土锅子等农村生活。突出“以乐为本”。重点打造了以生态农业、特色林果业,珍禽养殖业为主的头寨子镇、太平镇大山川乡村旅游示范基地,侯川齐靳自然风光旅游观光示范区、红堡子无公害、纯天然、绿色蔬菜及瓜果品尝基地。突出“以特为本”。以会宁地方特色小吃和小杂粮深加工为主,打造纯天然绿色农家乐,让“游在会宁大地、品尝会宁小吃”成为旅游者的一种时尚,带动地方土特产品的销售,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突出“以精为本”。以长征胜利景园微缩景观和旅游接待、红色体验、岩洞观光、运动竞技、宗教文化、民俗休闲、山野游憩、生态保护等优势,打造休闲度假旅游精品线路;以会宁“三苦两乐”教育精神为内容,打造教育考察旅游精品线路;以鸡儿嘴、祖厉人家、红堡子、大山川等农家乐为基础,开展参与性、体验性为主的乡村旅游体验精品线路;以铁木山、桃花山省级森林公园为依托,充分发挥马明心教堂、牛门洞新石器时代遗址等景区功能,打造以自然风光、宗教旅游、文物古迹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精品线路。

  据了解,近年来,会宁县依托区位优势和政治优势,加大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力度,先后完成《会宁县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规划(2013—2030)》《会宁县大墩梁红军烈士陵园暨南部风景旅游区概念性规划》《郭城驿蒙古风情生态恢复保护区规划》等一系列乡村旅游景区发展规划,重点从乡村旅游发展定位,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可操作性的乡村旅游开发保护思路和措施。截至目前,已发展旅游示范村7个,发展农家乐138家,其中国家旅游局“金牌农家乐”称号的4家,星级农家乐4家,示范户4家,大型休闲山庄10余家。

编辑:郝嘉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1020040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