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稳妥填报高考志愿?

时间:2021年06月16日 10:12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房惠玲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甘肃新闻

  【关注2021高考】

  高考结束,虽然社会上、网络上关于填报志愿的巧招妙计和解读层出不穷,但奈何绝大部分家长和考生都是人生头一遭,难免会有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理不清头绪的感觉。尤其是网络上介绍的经验大多属于“个体经验”,有些是适用的,有些显得“药不对症”,很多家长和考生下了好几个月的功夫也未必弄清里面的“门道”。为此,省教育考试院李德铭老师就如何填报志愿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了解全省整体招生情况

  考生和家长要对全省当年的高考报名、计划及形式与特点有所了解,从宏观和整体角度做到对个人高考志愿的选择心中有数。这些信息的获得可以通过各级招办、大学的网站和咨询获得,对于媒体的消息,考生家长应该认真收集,但一定要注意不要被非正规渠道传播的信息所干扰,要去伪存真。

  真正填报志愿时,考生是在知分、知线、知位的情况下报的,相比较前期准备,公布成绩后报志愿大家普遍感觉形势明朗,所以导致很多家长不自觉地在成绩公布后再下功夫查资料、了解政策、斟酌志愿。

  但是,高考成绩通常在6月23日左右公布,而报志愿的时间是6月25日至27日,短短几天时间,既要选学校、看专业、定地域,又要查政策、报志愿、熟悉报名系统,家长和考生要把这些事情做好做透体力精力就会吃不消,难免顾此失彼,草草完工。

  建议重点线上的考生一定要重视诊断考试和高考估分两个环节,诊断考试的成绩可作为海选参照,高考估分可以缩小海选范围。每个时段都做一些功课,待到成绩真正公布后只需要做决定,可以极大地减少工作量,并且定位越准确,对后期填报志愿越有效。

  对自己选报学校的情况要了解,知己知彼选好适合自己的院校。学校情况的了解可以通过网上查询、参加咨询活动来获得,具备条件的应当进行实地考察,增加一些感性认识。

  平行志愿怎么填报

  当前我省实施的平行志愿均设置9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下设置6个专业选项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平行志愿的录取原则是“志愿并列、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

  志愿并列是指考生所填报的9个志愿属于并列关系,同一投档时段,考生所填报的志愿均有可能被检索。

  分数优先是指投档时考生按照分数蛇形排序,分数高的考生优先检索、优先投档。

  遵循志愿是指考生依据本人高考分数并结合自身志愿偏好,筛选排列出的9所高校,电脑按照A、B、C、D、E、F、G、H、I志愿的顺序依次检索。虽然这9所高校是并列的,但是检索是按照考生本人填报的顺序进行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平行志愿是有自然顺序的”。

  一次投档是指考生A、B、C、D、E、F、G、H、I等9个平行志愿,如果其中有任何一个志愿院校被投档,则本批次投档结束,如果未被录取退档后,不再二次投档。例如:考生本人成绩不够A校提档线,再检索B,依次类推,9个志愿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志愿,即向该院校投档。

  总而言之,平行志愿有自然顺序。排在前面的院校志愿优先检索,一旦检索符合高校投档条件,则该生就被投档到该院校,后续院校志愿将不再被检索。

  因此,对于考生来说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如考生几个平行志愿均不满足条件而没能投档,或投档后被院校退档,则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报志愿有所取舍

  目前看,影响报志愿主要因素还是地域、院校、专业。从近几年的志愿填报情况来看,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院校录取分数较高,西部偏远省份分数较低。甘肃地处西北,考生选择外省就读的意愿更强。在报志愿时地域扎堆明显。

  近几年北京、上海、广东、四川、重庆、西安是甘肃考生明显的优选地域。不可否认,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教育质量好、平台大,对于未来发展、就业、留学等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在“冲一冲,保一保,垫一垫”的思路下,不少考生和家长觉得有“垫一垫”的学校作为保险,那就选择“冲一冲”,从而忽视了“冲一冲”的条件和要求。

  “冲”意味着考生成绩位次相对靠后,也意味着看中院校或地域,这就需要一个录取到非意愿专业、调剂专业的心理准备,如果还不愿意服从调剂就很可能滑档。所以一定既要有“取”想法,也要做好“舍”的准备。如不能接受调剂,建议还是以稳为主。 

编辑:刘琼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1020040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