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村挣钱也是一种幸福

时间:2021年02月08日 16:25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董宝映 刘倩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新春走基层】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董宝映 刘倩

  2月3日,记者走进位于灵台县独店镇张鳌坡村的溪河韵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文旅产品及农副产品加工扶贫车间,生产线上的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生产,呈现出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

  

  

  50多岁的车间工人张建平正在忙碌着将艾草捆成捆,放入生产机器中,一捆捆艾叶很快被研磨成艾绒。张建平以前在外务工,妻子在家务农。去年,妻子突发脑溢血,严重的后遗症导致行动不便,因为要照顾妻子,不能继续外出务工。村里扶贫车间建成后,面向全村招收工人,张建平作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被吸纳进入车间,成为了一名工人。

  张建平告诉记者:“从今年后半年开始,我就在艾草扶贫车间上班,从事艾草提绒工作,一天可以挣80块钱,我感到很高兴。”

  张建平能吃苦又好学,很快就成了一名娴熟的技术工人,现在的他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能就近照顾到妻子和家庭,这对张建平来说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

  

  

  灵台县溪河韵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目前有两个加工车间。其中文旅产品加工车间有生产设备27台,月最高产能可达9.23万件;农副产品深加工车间有生产设备10台,月最高产能可达30吨。两个车间年产能达500万元。

  

  

  灵台县溪河韵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小勇说:“扶贫车间建成以来,带动当地20多个贫困户就近就业,累计发放工资4.21万元。今年我们将扩大生产规模、完善产品体系,在张鳌坡村以基地+企业带动农户模式,建成艾草示范种植基地,发展艾草康养专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溪河韵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文旅产品及农副产品加工扶贫车间只是灵台县加快推进扶贫车间建设的一个缩影。乡村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种庄稼的农民转变为扶贫车间的工人在我县越来越多,贫困群众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灵台县政府劳务工作办公室主任曹伟说:“2020年,我们在独店镇张鳌坡建成并认定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文旅产品加工扶贫车间2家,共使用天津帮扶资金50万元,用于购买相关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等。截至目前共使用天津帮扶资金470万元,建成东西部扶贫车间11家,改扩建扶贫车间生产线一条,吸纳劳动力233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44人。”

  

  

  

  据了解,截止目前,灵台县共认定扶贫车间45家,吸纳劳动力1906人,其中贫困劳动力874人。为了做大做强扶贫车间,灵台县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整合各职能部门力量,为扶贫车间建设提供全方位、精细化服务。同时,引导鼓励有能力的个人自主创办一批服装厂、粮油加工厂等,把一些环保安全、操作简单、方便易学、用工灵活的生产环节转移到乡村扶贫车间,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针对生产订单没保障的问题,引导县内企事业单位将校服、工装交由扶贫车间生产加工,并积极联系争取天津市订单,保证了扶贫车间持续健康运营,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编辑:李兆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1020040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